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常见中药功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中药功效.

【通用名称】溪黄草。 【其他名称】溪黄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熊胆草、血风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溪沟草、山羊面、台湾延胡索(《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土黄连(《广西中草药》),四方蒿(《全展选编·传染病》),香茶菜(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溪黄草Rabdosia serra(Maxim.) Hara 的干燥全草。 【采集】夏、秋采收。 【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 【性味】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苦,凉。”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苦,寒。” 溪黄草有效成分溪黄草素A,尾叶香茶菜素A,具有抗癌活性,对人宫颈癌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功用主治 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治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痢疾,肠炎,癃闭,跌打瘀肿。[1] ①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退黄。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肝利胆,退黄祛湿,凉血散瘀。治急性肝炎,跌打瘀肿。 黄疸型肝炎:症见皮肤及巩膜黄染,恶寒发热,乏力,纳差,肝区隐痛,肝脾肿大,小便发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急性胆囊炎:症见恶寒发热,右上腹疼痛,牵及右肩背部,口干苦,恶心呕吐,或伴大便干结,或伴腹泻,黄疸等。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25~50克(鲜者100~150克)。 选方 ① 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溪黄草配酢浆草、铁线草,水煎服。 ② 治急性胆囊炎而有黄疸者:溪黄草配田基黄、茵陈蒿、鸡骨草、车前草,水煎服。 ③ 治湿热下痢:一溪黄草鲜叶,捣汁冲服:二溪黄草配天香炉、野牡丹,水煎服。(①方以下出《中医方药学》) ④ 治痢疾,肠炎:鲜四方蒿叶。洗净,捣汁内服。每天一次,每次五毫升,儿童二至三毫升。(《全展选编·传染病》) 半枝莲的功效和作用 【性味归经】辛、甘、淡,平。入心、小肠、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功效特点】本品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常用于各种肿瘤及尿毒症之类。 【功效主治】 1.清热解毒:①用于各种癌肿,可配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等,每次30克,煎水常服。②用于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可用本品60克煎水常服,亦可加白花蛇舌草、大枣同服。③用于痈疮肿毒,可单用30克煎服。④用于蛇虫咬伤,可取鲜品配鲜半边莲共捣烂外敷。 2.利尿消肿:用于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肾炎,皆可配本品,也可本品3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3.散瘀化痰:用于瘰疬、结核、梅核气,以本品配其他药同用。 【鉴别应用】半枝莲辛平,清热解毒,祛瘀止血,定痛;半边莲辛寒,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配伍应用】 1.配鱼腥草:半枝莲、鱼腥草同具清热解毒之功效,但半枝莲解毒散瘀、鱼腥草善解毒排脓,二药合用,清热、解毒、散瘀、排脓作用增强,为治疗肺痈之良药。 2.配红花:均能活血散瘀、通经止痛,二药合用其功效增强,常用于跌打损伤瘀痛、关节痛、经闭等。 3.配红枣:半枝莲能解毒、红枣能养血补中,二药合用能解肝毒,补肝血,故为治疗肝病之良方。 4.配三七:半枝莲、三七其功效均为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二药合用其作用大增,故常用于人体内外各种出血之证,及跌打损伤、瘀滞肿痛。 5.配半夏:半枝莲、半夏均能消痞、化瘀、散结,二药相须为用,疗效增强,常用于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梅核气、胸脘痞闷等。 6.配半边莲:半枝莲、半边莲,均有清热解毒之功能。半枝莲长于散瘀止痛,半边莲长于利水消肿,二药合用,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散瘀消肿,常用于肿毒、痈肿、瘰疬、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癌肿等。 【应用注意事项】孕妇、血虚者忌用。 【用法用量】内服:15~30克,鲜品30~60克,入煎剂,或捣汁服。外用:捣敷。 白花蛇舌草 白花蛇舌草,又名:蛇总管,茜草科草本,属祛风解毒药。 【白花蛇舌草_白花蛇舌草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甲猛草、二叶葎、了哥痢、千打锤、羊须草、蛇舌黄、蛇草、茜草。 生长环境:生于低洼田基等湿地,其叶如蛇舌,开白花、花谢后,结成小球,其嫩者无球,亦可以药用。此种药植物有十多种不同的形态,入药只采用一种矮脚而叶较大、油一些的,其高脚而叶较细窄的未有采用。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曾普华 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南方各省。 采集期:夏,秋。 入药部分:全株、连根。 性味:性寒、味微酸。 功能:能清血热、消风散气、解毒退肿、止痛。 主治:肺热、肠热、大肠积热、喉痛、疮肿、蛇疮。据民间传说,并能治疗各种癌症(未有临床经验)、一切肠痛、阑尾炎(即盲肠炎)有特效果,用量2至4两。 参考资料:按《中国药物植物志》第七册348图,以及《广州植物志》502页记载:治阑尾炎(即盲肠炎)及一切肠病有效。 《药检工作通讯》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