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0级林学——林业经济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2010级林学——林业经济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级林学——林业经济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林业经济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2013-05-13 1、林业定义:有计划地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以实现森林多种效益持续利用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 2、林业的特点: ①林业生产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 ②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 ③林业经营成果成熟期和效用的多样性。 ④森林经营的多样性(公益性)。 3、林业“三定”工作:推行以“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三定工作。 4、全民义务植树的含义:我国特有的一种全民性的法定的、无报酬的,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植树活动。 5、林业“三防”内容:防森林病虫害、防火灾、防滥砍乱伐及乱捕滥猎。 6、林业六大重点工程: ①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②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③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④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 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⑥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7、“五大转变”: ①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 ②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 ③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 ④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 ⑤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 8、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是: 必须努力保护好天然林、野生植物资源、湿地和古树名木;努力营造好主要流域、沙地边缘、沿海地带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和堤岸防护林;努力绿化好宜林荒山、地埂田头、城乡周围和道渠两旁;努力建设好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花卉等商品林基地;努力发展好森林公园、城市森林和其他游憩性森林,积极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同时,要加快林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加快林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 9、福建林业建设五大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生态多样性工程;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一体化;森林火害防治工程。 五大基地: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丰产竹林基地;珍贵树种名特优经济林基地;种苗和花卉基地;森林食品和药材基地。 五大支柱产业:人造板工业;制浆造纸业;林产化工业;木竹制品业;森林旅游业。 10、速生用材林的布局: 一是闽西北,重点发展以杉木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以马尾松为主的工业原料林。 二是闽东南地区,重点发展以桉树、相思树为主的短周期的工业原料林。 三是闽东地区,重点发展以阔叶树为主的食用菌原料林。 11、森林资源经济特性: ①林地面积的有限性;②林地位置的固定性和差别性;③林地开发利用的选择性;④林地生产只要使用的得当,可以不断的提高;⑥林地使用效益的多样性;⑦土地报酬递减现象。 12、森林资源评价指标: (1)森林生产力的评价指标:①林业用地利用程度指标;②反应森林生产力的指标; ③反应森林质量的指标;④森林资源增长速率的指标 ①反映林业用地利用程度的指标: 林地利用率、森林覆盖率。 ②反映森林生产率的指标: 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单位面积生长量、毛竹单位面积立竹量、经济林单位面积产量、其它林产品产量。 ③反映森林质量的指标: 树种组成:用材林树种组成、经济林树种组成; 森林蓄积量按粗度级的分配比,木材以外其它林产品质量等级; 经济材出材率;造纸材木材干重的得浆率。 ④反映森林资源增长速度的指标: 造林成活率; 造林保存率; 用材林林龄组成; 森林面积平均净增率; 森林蓄积平均净增率; 毛竹林立竹净增率等。 (2)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①单位面积总产值和总收入;②森林开发利用的投资回收期;③森林资源资产收益率;④林业产业结构系数;⑤主要林产品和非林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率;⑥林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收入及其增长速率 (3)森林公益功能的价值量指标:①生态效益;②社会效益 ①生态效益 A.抗灾减灾作用指数,表明森林抵御自然灾害、减轻灾害损失的作用。 B.改善大气质量作用指数,表明森林净化空气、减轻大气污染的能力。 C.改善气候作用指数,衡量森林调节气温、创造良好生活条件的功能。 ②社会效益指标 A.森林创造的就业率,反映因森林资源的存在而使就业问题得到解决的程度。 B.森林的精神满足效益指标,表明森林满足人们旅游、休闲、娱乐等需要的功能。 13、森林环境资源的补偿标准:①营林直接收入;②间接收入;③灾害损失;④利息;⑤非商品林经营效益损失。 标准补偿计算方法:逆算法、估算法、替代法。 森林资源补偿的解决途径: (1)投入渠道:①财政投入;②征收生态补偿金;③主要受益者收入;④林业部门投入; (2)补偿途径:①明确向受益的厂矿、企业征税;②地方财政收入;③配套规划;④国家投资; 14、立木经济评价: 林价的主要计算方法(掌握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林价=营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