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培英:怎样评课(四).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曹培英:怎样评课(四)

曹培英:怎样评课(四)——评课的视角(续) 二、学科分析的视角 作为供中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学科与数学家研究的数学科学,在目的任务、体系编排、内容取舍、知识呈现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当数学学科被加工成课程时,就已经揉进了大量教与学的考虑;当我们分析数学的课堂教学时,必然是针对数学学科而言的。因此,上面所讨论的教学分析其实就是学科教学分析。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单列一个学科分析呢? 那是由于当下的评课,特别是有专家、学者到场的评课,经常可见两种现象:一是脱离学科缘由,高谈阔论“教学理念”;二是抡着教学理论的刀斧,对着学科教学实际削足适履。由此,笔者认同下列看法: “迄今为止的课堂,大多以学科教学为载体,‘去学科’的课堂改进至少是一种缺失,不了解、曲解学科本意的改进甚至是一种危险。” 决非耸人听闻。 例如,教学“等可能性”,最常见的教学设计是抛硬币实验。可就是这个实验,常常让老师处于尴尬境地:课堂上好不容易收集了所有学生的实验数据,却发现不是“次数越多,越接近一半”,而是全班的累计数比小组的、个人的统计数与预期的误差更大。评课时,老师们往往基于课改理念做出评价:“实验不充分”、“课堂生成应对不佳”,或者基于自己的经验提出教学细节的改进意见。有一位骨干教师,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精心修改、反复试教、多次反思,最终感悟:能否通过实验证实“抛得次数越多,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越接近一半”全凭运气。于是出现了要不要实验的争论,辩驳的依据都是“课改理念”,自然争不出个所以然来。 如果从学科的视角分析,那么抛硬币的两种可能性,属于古典概率,而古典概率的等可能性,一般不是通过实验验证的,大多是根据人们长期形成的“对称性经验”确认的。因此,抛硬币的实验可以让学生感悟随机性:明明知道硬币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各占一半,已经两次正面朝上了,下一次是否反面朝上了呢?抛了才知道。但如果指望通过学生的课堂实验证实“次数越多,越接近一半”,那就确实需要运气。 其实,小学数学中出现的概率(可能性),除了古典概率,还有统计概率。那些可能性不相等的随机事件,如抛啤酒瓶盖、抛一次性纸杯等,各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难以估计,就可以用频率即统计概率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也就是说,更适合做实验的是统计概率。 为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会长时间地成为教师比较普通的困惑?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我们缺少学科分析。 为使我们的教学改进不违背科学,符合学科本意,在上述教学分析之外,还能够或者说还需要分析什么呢?下面讨论两个比较主要的学科分析切入点。 1.科学性与通俗性 教学中的科学性起初与思想性相连,以后又与艺术性、人文性相对,从而产生多种涵义。科学性与思想性相连,主要指教学应给予学生反映客观真理的知识并且贯穿教育,简而言之即教书育人;科学性与艺术性相对,可归结为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的关系,即遵循教学规律与追求教学“美”、“活”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相对,可追溯到崇尚工具理性的“科学主义思潮”与追求价值理性的“人本主义思潮”。 这里所说的科学性,主要是指学科意义上知识的正确性,把它与通俗性相对,是期望数学教学既能确保准确无误,又能使小学生听得懂、看得明、学得进、感兴趣。显然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一节数学课如果概念不清、原理讲错,即使形式再美、手段再新,也不是成功的课。 例如,为引导学生分辨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平行四边形的“可变性”,教师出示如下判断练习: 在长方形木框中加钉木条(如下图),哪一种能使木框不变形? 教师给出的结论是“只有第④种能使木框不变形”。 课后研讨,有人对第③种情况提出疑义,但说不清理由,于是提议既然争不清楚,不如“钉个木框试一试”…… 从科学性的视角来分析,首先是概念不清,所谓三角形的“稳定性”是指三角形三边长确定之后,其形状和大小就唯一确定了,而不是“拉得动、拉不动”的问题。 其次,数学结论的确立,不是依赖实验,而是依靠推理。试想,如果用钢管焊成一个四边形,无论如何用力,都难以使它变形,由此能说明四边形也具有稳定性吗?长方形木框容易变形,是角的大小在变,但木条长度不变,仍然对边相等,因此还是平行四边形,而平行四边形只要有一个角是直角,就一定是长方形了(长方形判定定理之一)。 这样的说理、判断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有困难。因此,从通俗性考虑,可以去掉第③种情况,或者把它改成下图,这样“只有第④种能使木框不变形”的结论就没有歧义了。 数学的科学性不仅反映在结论的确定性上,还反映在逻辑的严谨性上。违背逻辑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即使学生发现不了问题,也应力求避免。 例如,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教师先让学生计算已学的小数加减法,然后把小数改写成分数,导出计算结果: 评课时,有老师认为这是“发现式”教学,由已知到未知,不讲自明。也有老师认为,这是循环论证,不科学。后者是对的。因为在初等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