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PISA科学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ISA科学试题

PISA试题选 “酸雨” 题干:以下是超过2500年前建造于雅典卫城名为女像柱的雕像照片。这些雕像是用一种名为大理石的岩石制造。大理石由碳酸钙组成。1980年,原始的雕像被迁移到卫城博物馆内,并由复制品取代。因为原始的雕像受到了酸雨的侵蚀。 问题1:正常的雨水略带酸性,因为它从空气中吸收了一些二氧化碳。酸雨比正常的雨水更酸,因为它还同时吸收了如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之类的气体。空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是从哪里来的? 问题2:一片大理石薄片在被浸泡在醋里一整夜之前的质量是2.0克。隔天大理石薄片被取出并且干燥,干燥后大理石薄片的质量将会是多少? A.少于2.0克 B.精确的2.0克 C.在2.0克至2.4克之间 D.多于2.4克 问题3:进行这项实验的学生也将一些大理石薄片在纯净(蒸馏)水中放置了一整夜。请解释学生为什么要在他们的实验中设计这个步骤。 问题4:对于下列问题,你感兴趣的程度有多少?请在每一行内只勾选一个方格。 ? 高度兴趣 中等兴趣 少量兴趣 没有兴趣 a)知道哪些人类活动造成的酸雨最多 □1 □2 □3 □4 b)得知减少导致酸雨的气体排放的科技 □1 □2 □3 □4 c)了解修复遭酸雨破坏的建筑物的方法 □1 □2 □3 □4 问题5:对于下列陈述,你同意的程度有多少?请在每一行内只勾选一个方格。 ? 非常同意 同意 反对 非常反对 a)古老遗迹的保存应该建立在与破坏原因相关的科学证据的基础上 □1 □2 □3 □4 b)关于酸雨原因的陈述应该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1 □2 □3 □4 酸雨单元题以自然界中大气污染现象为切入点,通过介绍酸雨的成因,考查学生对于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的了解,进而通过创设情景,模拟自然现象,在实验室中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研究和学习减少酸雨方法的求知欲。其命题立意及其建构图见表2。 表2酸雨命题立意与建构图的对应 题目 题目形式 能力及其层次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问题5 开放式回答 单项选择题 开放式回答 等级评定 等级评定 科学地解释现象(水平3) 使用科学证据(水平2) 识别科学问题(满分水平6,部分得分水平3) 科学兴趣 支持科学探究 PISA对于科学素养的测评,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对科学教育的理解,体现了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PISA注重测试学生未来发展的潜能,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运用知识的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而不仅仅局限在鉴别学生当前掌握知识的状况,这对于解决我国教育评价改革中的难题具有借鉴意义。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倡导提高我国全民科学素养。PISA测试对于我们研究如何改进我国中考、高考等各类教育考试,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改进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以下以PISA2006科学素养测试真题温室效应[9]为例,展示PISA单元题目形式,单元中各个问题与建构图的对应关系、双位编码的考查方式。评分标准每个编码后均有大量学生反应样例,在此,限于篇幅略过。 温室效应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 温室效应:事实还是幻想? 生物需要能量才能生存,而维持地球生命的能量来自太阳。太阳非常炽热,将能量辐射到太空中,但只有一小部分的能量会到达地球。 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就像包裹着我们的星球表面的毯子一样,保护着地球,使它不会像真空的世界那样,有极端的温差变化。 大部分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会穿过大气层进人地球。地球吸收了部分能量,其他则由地球表面反射回去。部分反射回去的能量,会被大气层吸收。 由于这个效应,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比没有大气层吸收能量时的温度高。大气层的作用就像温室一样,因此有了“温室效应”一词。 温室效应在20世纪越来越显著。 事实表明,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不断上升。报刊杂志上常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20世纪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 小德有兴趣研究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和地球上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 他在图书馆找到下面两幅曲线图。 小德从曲线图中得出结论,认为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的上升,显然是由二氧化碳排放增加而引起的。 问题1:温室效应 曲线图中有什么数据支持小德的结论? 评分标准 满分 编码为11:指出(平均)温度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上升。 编码为12:指出一般而言,气温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正相关。 零分 编码为01:指出(平均)温度或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中一项有上升。 编码为02:指出气温与二氧化碳之间有关系,但没有清楚表明两者有什么关系。 编码为99:没有作答。 问题2:温室效应 小德的同学小妮却不同意他的结论。她比较两幅曲线图,指出其中有些资料并不符合小德的结论。 请从曲线图中举出一项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