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1、通病名称:地下室底板混凝土表面裂缝 通病特征 裂缝宽度较细(多在0.05~02mm之间),走向纵横交错,没有规律性, 裂缝分布不均。 适用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 7.4.7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混凝土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小于 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 不得小于14d ; 3、浇水次数应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与拌制水相同。 原因分析 混凝土结构成型后,没有覆盖养护,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散失快,体积收 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收缩也小,因而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 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汗裂。 预防措施 1、? 减少混凝土用水量,振捣要均匀; 2、? 凝土表面平整度,在浇筑混凝土完毕后12h以内,覆盖二层麻包浇水养护。 施工程序 浇筑前应制定施工方案 →混凝土分段分层浇筑 →混凝土打磨机(或木磨 板)打磨 →混凝土养护。 ? 2、通病名称:悬臂板上部钢筋下沉 通病特征 1、? 2、? 适用规范 规程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 5.5.2 本条规定了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梁、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 筋的位置对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扩裂性能等有重要影响。由于上部纵向 受力钢筋移位而引发的事故通常较为严重,应加以避免。 原因分析 1、? 度; 2、? 3、? 容易引起板面受拉区开裂。 预防措施 1、? 绑扎完成的钢筋,应确保悬臂板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位置; 2、? 3、? 应及时纠正; 4、悬臂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以上才能拆底模板。 施工程序 钢筋安装 →垫钢筋保护层垫块(做好悬臂板面钢筋支承)→钢筋工程隐蔽验收 →浇筑混凝土前技术交底 →浇筑混凝土 →养护 →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拆底模板。 ? ? 3、通病名称:混凝土浇筑蜂窝、露筋 (1)?????? 通病特征 柱或墙板上下屋接头处蜂窝、麻面、露筋 适用规范 规程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 表8.1.1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 露筋:严重缺陷: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 一般缺陷:其他钢筋少量露筋 蜂窝:严重缺陷: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 一般缺陷:其他钢筋少量蜂窝 8.2.1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原因分析 1、? 2、? 3米未加串简或溜槽,造成石子离析; 3、? 4、? 5、? 预防措施 1、? 2、? 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 泥砂浆; 3、? 500mm左右;较密的钢筋应再用手槌轻击模板振动密实; 4、? 施工程序 模板检查验收(包括安装牢固、垂直度、板缝密封)→模板湿润→柱、墙底部 先浇灌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混凝土浇筑。 4、混凝土结构工程——梁板交接处蜂窝、露筋 通病现象 蜂窝:梁板交接处、梁底、反梁或类似反梁的混凝土构件下侧混凝土结构局部疏松、砂浆少、石子多,类似蜂窝状。 露筋:钢筋混凝土内部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裸露在表面,没有被混凝土包裹。 适用规范 规程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 表8.1.1 (摘录)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 露筋:严重缺陷: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 ?????? ? 一般缺陷:其他钢筋少量露筋 蜂窝:严重缺陷: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 ?????? ? 一般缺陷:其他钢筋少量蜂窝 8.2.1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原因分析 1、模板接缝漏浆,模板过于干燥,造成混凝土失水; 2、施工过程中,浇筑的接口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3、当板和反梁(柱、墙)一起浇筑时,振捣时反梁混凝土易于流动造成反梁下侧蜂窝、麻面、露筋等质量问题。 预防措施 1、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 2、浇筑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不得漏振。 3、浇筑梁底、梁柱交接处及钢筋较密部位应认真振捣。 4、浇筑梁时,宜采用赶浆法浇筑,确保梁底混凝土砂浆能充分包裹钢筋。 5、选用反梁混凝土时,先浇筑下板混凝土,待下板混凝土接近初凝不易流动时,浇筑反梁(柱、墙)混凝土。 施工程序 1、检查验收(包括安装牢固、垂直度、板缝不漏浆)→模板湿润→混凝土浇筑。 2、浇筑反梁下板混凝土→待下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