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多样性种植与农田小气候教案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多样性种植与农田小气候 农业气候资源主要包括光、热、降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 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产值,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作物多样性或遗传多样性,根据不同病害的发病规律,妥善安排不同作物或品种进行搭配种植。创造不适于病菌侵染和发病的生态条件。进而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光——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的全部能量来源。 光对植物的作用:光合作用、光周期效应和向光性效应。 光合作用受光强、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温度——气温、地温。 水:大气湿度、土壤水分。 气:CO2和空气 第1节 多样性种植对光照的影响 一、多样性种植对高位作物光照的影响 复合群体中,高位作物除了能截获从上部照射的光线外,还增强了侧面受光,增加了高位作物中下部叶片的受光面积,形成了立体受光;光线由平面向侧面的扩充使受光面积由小变大,由强光变为中等光,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表1.1、不同种群结构下糯稻冠层不同部位的光照强度(单位:×104 lx) 表1.2 灌浆期不同行比下糯稻的光合有效辐射(单位:μmol photon?m-2s-1) 表1.3 不同行比下糯稻冠层的净光合速率(单位:μmol CO2·m-2s-1) 二、多样性种植对矮位作物光照的影响 由于高位作物的存在,矮位作物依据高度差异、种植方向、种植行数和与高位作物的远近不同有很大差异。影响效果可从差异不显著到差异极显著。 表1.4 苹果II小麦间作与单作麦田的光照对比 枣粮间作田光照强度日变化曲线 枣树对小麦的光照影响时间从叶幕出现(4月20日左右小麦处在拔节期)开始,到叶幕形成(5月20日小麦灌浆期)达到最严重并延续到小麦成熟,影响时间为50d,占小麦全生育期天数的20%。对秋作物的光照影响为整个生育期,影响时间90~100 d。 枣树对夏大豆光照强度的影响轻,对夏玉米和夏谷影响较重。 树冠下光照强度范围0.8~4万lx,小麦叶片的光饱和点为2.4~3.0万lx,光补偿点为0.1万lx,可以满足单叶光合作用的需要。单作小麦群体光饱和点为6~8万 ,间作对小麦群体光合作用有影响,是小麦千粒重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1.5 茶稻间作和茶树单作田间茶园不同高度相对光强(%)的比较 第2节 多样性种植对温度的影响 一、多样性种植对高位作物温度的影响 表2.1 不同行比下糯稻不同部位的叶温 二、多样性种植对矮位作物温度的影响 表2.1 苹果II小麦间作与单作麦田的温度对比 表1.5 茶稻间作和茶树单作田间茶园不同高度相对气温的比较 第3 节 多样性种植对相对湿度的影响 一、多样性种植对高位作物相对湿度的影响 表3.1灌浆期不同种植模式下糯稻叶面及冠层相对湿度 二、多样性种植对矮位作物相对湿度的影响 表3.2 苹果II小麦间作与单作麦田的相对湿度比较 表3.3 茶稻间作和茶树单作田间茶园不同高度相对湿度(%)的比较 一、多样性种植对高位作物风速的影响 表4.1 不同种植模式下糯稻冠层不同部位的风速状况 (m/s) 二、多样性种植对矮位作物风速的影响 表4.2 苹果II小麦间作与单作麦田的风速比较 泡桐小麦间作距树行不同距离小麦生态因子的变化 距树行不同距离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变化 第5节 多样性种植对其它因素的影响 一、多样性种植对土温与土壤水分的影响 表5.1 茶稻间作和茶树单作田间茶园不同高度土温与土壤水分的比较 二、多样性种植对土壤流失的影响 表5.2 不同处理茶园的土壤流失量(6月1日~9月20日) 三、多样性种植对CO2的影响 图1 杨树小麦间作系统中小麦冠层白天CO2含量日际变化趋势及其与单作作物系统(CK)的差异特征 图2 间作系统中小麦冠层白天CO2含量日变化趋势及其与单作作物系统(CK)的差异特征 * 枣麦间作 小麦乳熟至收获期,平均气温下降1℃ ,则可延长灌浆1d,每667m2 增加6.3kg。果粮间作,在小麦籽粒灌浆期间,由于行间温度较低,对灌浆十分有利,在气温高的年份,这种效应更明显。 果麦间作田的相对湿度为48.5%,而单作田为42.6%,高出单作田近6个百分点。如果在雨水较多的年份,无论是果粮间作还是单作麦田的相对湿度均较高,且差异小;而在田间相对湿度较低或气候干旱的情况下,果粮间作田内的湿度易保持,比单作田的湿度高,这种作用对小麦整个生长期、尤其是灌浆期是十分有利的。 “温度合适湿度不合适不容易得病,湿度合适温度不合适也不容易得病”这个通俗的道理,体现了生态防治的核心。 第4节 多样性种植对风速的影响 由于果树的挡风作用,树行间的风速明显低于单作麦田的风速,外界风速愈大,降风作用越明显,这对减轻小麦干热风的危害有良好的效果。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