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三单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二第三单元.

历史必修二复习(经济成长历程)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复兴、救济、改革三个方面,四项措施:(1)整顿财政金融;(2) 调整工业生产——核心内容; (3)调节农业生产;(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3、特点: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影响: 积极:①直接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 ②间接影响:广大中下层民众也得到了一定的好处,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③深远影响: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消极——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三、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人民资本主义”——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 (3)经营者革命——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4)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2、总体评价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 (1)积极:经过调整和改革,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2)消极:由于没有触及资本主义制度,1973年以后,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对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出售部分国有企业; 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一、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①十月革命胜利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国武装干涉,支持俄国境内的叛军; ②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内容: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 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评价:①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②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战后进一步加强,因苏维埃共产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 新经济政策 (1)背景:①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亟需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②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 ③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实施: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会上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3)内容:农业——粮食税; 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商品流通——允许自由贸易; 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4)意义:①表明苏维埃共产党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而探索出了在生产力 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②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二、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斯大林体制确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 2、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1)积极: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 上实现了工业化。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日后战胜德国 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消极: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②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④长期僵化的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经验教训:①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 ②要从国情出发,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三、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赫鲁晓夫改革(20世纪50、60年代) ⑴内容:农业领域:自留地,开荒,种玉米; 工业领域:权力下放,承认企业和个人物质利益。 ⑵评价:积极: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