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要点.doc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一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2014·扬州中学)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A项爱无差等是墨子观点;D项存天理,灭人欲是理学家的主张;C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体现出的是“礼”的主张,是孔子思想的消极方面,故不能选。孔子在对待他人的问题上主张仁爱,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 2.(2014·济宁二中)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说:“孔子常说仁义,若是人们实行此种道德,世上也就不会有什么斗争了。”这主要是因为孔子主张(  ) A.维护周“礼”,稳定社会秩序 B.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C.以德治民,缓和社会矛盾 D.主张改良政治制度,推动社会发展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核心信息“仁义”“不会有什么斗争了”等可知是指孔子所提出的“仁”的学说,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而不单指统治者。故选B。 3.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 A.礼治          B.仁爱 C.仁政 D.兼爱 【答案】 C 【解析】 材料意思是统治者应对鳏、寡、独、孤四种人实行仁政,这符合孟子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 4.(2014·福建六校联考)“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白’、‘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可知体现了道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所以B正确。 5.“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 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墨家 D.墨家、道家 【答案】 B 【解析】 材料体现了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的区别。仁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墨家的兼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故选B项。 6.下列古代思想家的观点,哪些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有一定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  ) ①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墨子:“兼爱,非攻” ③韩非:严刑峻法,残酷镇压 ④孟子:“民为贵”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该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兼爱、非攻”、孟子“民为贵”思想中都有调解人际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而韩非严刑峻法、残酷镇压的主张容易导致暴政,激化社会矛盾。 7.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和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  ) A.“君权神授”思想 B.“大一统”思想 C.反专制思想 D.理学思想 【答案】 B 【解析】 主父偃谋实行“推恩令”,其实质是分割王国封地,加强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以思想上的统一维护政治上的统一,两者都体现了“大一统”的思想。 8.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与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答案】 D 【解析】 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吸收了阴阳家的学说,排除A项;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精华的是宋明理学,排除B项;提出了“为政以德”观点的是孔子,排除C项。 9.“天之生民非为君也,而天立君以为民也。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董仲舒《春秋繁露》)以上言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 ①君权来自于神权 ②以神权限制君权 ③民众有反抗暴政之权 ④君主必须以民为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没有反映③,排除含③的选项。“天立君以为民”体现了④,“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体现了①②。故选B。 10.“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