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从材 料中 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倡导洋务的人冷嘲热讽,持鄙视 的 态度,这是因为清朝以来,国人长期以天朝上国自居,盲 目排外,故选A项;材料没有提及崇洋媚外、向西方学习的 具 体内容和列强侵略的史实,故排除B、C、D三项。 4.(2015·高考江苏卷)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年代 进口火柴(万罗) 新厂数 厂均资本额(万元) 1914 2 383.58 10 4.92 1915 2 097.34 9 3.30 1916 2 062.07 4 1.42 1917 1 559.43 8 5.47 1918 1 334.08 3 0.66 1920 848.43 23 9.67 C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解析:题干中的表格数据反映了民国初年民族资本 主义发 展的状况,折射了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但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故C项正确。导致1914~1915 年工 业 发展的直接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故A项错误。从191 4年 到1916年,火柴进口量递减,但从新厂数和厂均资本额来看,并未呈现递增态势,故B项解读错误。反对“二十一条” 发 生在1915年,故排除D项。 栏目导引 网络体 系构建 主题知 识归纳 单元综 合检测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栏目导引 网络体 系构建 主题知 识归纳 单元综 合检测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单元优化总结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本单元主要叙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的 史实及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新中国成立前民族资本主义的曲 折发展历程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主要包括两条线索: 线索1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中国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受洋务运动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19世纪六七 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线索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期,有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 天.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日、美等 帝国主义和国内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打击,陷入绝境。 [针对训练] 1.1904年清政府颁布《商律》规定:“附股人不论职官大 小,或署己名或以官阶署名,与无职之附股人,均只认为股东, 一律看待。其应得余利暨议决之权以及各项利益,与他股东 一体均沾,无稍立异。”据此,可以得出的最佳结论是( ) A.清政府压制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B.中国的股份制企业迅速发展 C.该法律有利于实现官商平等 D.清政府支持洋务企业的发展 C 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看,涉及的企业不可能是洋务企业,故排除D。B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材料的规定体现了某种平等意识,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而不是压制,故选C 项,排除A项。 2.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3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 A.洋务企业 B.民族资本企业 C.外国资本企业 D.官僚资本企业 解析:洋务企业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故A项 错误; 曲线3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到1956年中国三大改造完成,说明是民族资本企业,故B项正确;外国资本企业 是从19世 纪40年代到1949年结束,故C项错误;官僚资本 企业是 从1927年到1949年,故D项错误。 B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原因 发展 阶段 时间 原因 产生 初步 发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诱导 (3)商人、买办、官僚的投资 甲午战后 (1)列强资本输出,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2)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3)社会上掀起实业救国的热潮 发展阶段 时间 原因 短暂春天 发展受挫 显著发展 一战期间 (1)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民国政府推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3)人民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一战后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 (1)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2)封建军阀混战,缺少稳定的政治环境 1927年到1936年 南京国民政府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