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以学分制为向的教学运行组织体系的重构与创新--苏州2010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论坛.ppt

以学分制为向的教学运行组织体系的重构与创新--苏州2010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论坛.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学分制为向的教学运行组织体系的重构与创新--苏州2010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一、交流几点认识与看法 二、现状与问题 三、教学运行组织体系重构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运行组织体系重构的作用分析 一、交流几点认识与看法 国家提出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从政府层面对于整个职业教育而言目标应该是满足社会需求,服务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于民生。 对于一所学校办学是满足社会需求吗? 学校专业的设置必须符合、适应、引领社会需要,课程、教学内容要紧跟产业的发展、企业的岗位和工作的需要。 ——是前提 满足学习者(学生)的需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是目的 满足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什么专业、学哪些课程)和就业意愿(愿意做的工作);服务学生的就业与可持续发展。 学生是学校最直接的服务对象、是教育服务的最终消费者,满足学生的需求,就是符合社会(市场、产业、企事业单位)的需要,就是服务于社会。 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黄尧所长的《职业教育学原理》一书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包含如下特征: 使学生具备任何岗位都需要的能力,例如:问题解决能力、自控能力、判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培养灵活的、主动的、弹性的的知识型或智能型劳动者; 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涯发展,包括就业和升学; 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高职应该培养“三并”人才 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即使是对同一专业的人才亦是如此;学生对学习的需求是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生学习能力、特点与习惯的个体差异性;未来对人的要求是要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如何适应? 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运行体系要具有柔性、灵活性与弹性。——是机制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大众化的、甚至是平民化的(如在深圳)——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但是更需要学习他们愿意学习的专业与课程,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动力、是保证质量最基本的前提。 从培养人的角度: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继续学习有希望、终身学习有发展。 从规范范式转为实证范式 从“内适质量观”转为“外适质量观”; 从“一元化”质量观转为“多元化”质量观; 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综合素质”质量观。 从评价上不是我们教的怎么样,而是学生学到了什么、会做什么(学生的能力水平);是否对口就业(学校对社会的贡献大小)。 二、现状与问题 1.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过于刚性,即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变化,也不能适应学生就业意愿的变化。 专业设置、岗位定位很少考虑学生的意愿; 已经设置的专业很难调整,甚至专业招生的人数都难以调整; 按照专业甚至专业方向招生,学生愿不愿意都得在这个专业(专业方向)毕业。 2.专业教学计划设置规定过于刚性,限制性强、灵活性与选择性不足。 同一专业培养的人才类型单一; 教学计划甚至按照专业方向制订; 不利于因材施教; 不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和就业需要; 不利于企业订单式合作培养。 3. 课程体系的构建过多强调学科专业性,几乎都是本专业的课程,而不是真正按照定位的职业岗位群工作的任务和要求来设置课程,职业岗位相关性不足;既忽略职业基本能力的培养,又忽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姜大源老师说“职业教育的专业,其本质是职业,是职业分析的结果,是对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及其岗位群所需要的技能、知识和态度整合后形成的教学门类,更多的具有职业的属性。 4. 同一专业群(大类)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度强调本专业的特殊性,而忽视本专业群(大类)共同的要求。即使是相同内容的课程,名称不同、要求不同、学时学分不同。 不利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就业的需要转换专业及课程的确认; 从学校层面,不利于学籍和成绩的管理,课程重复建设、建设力量分散。 5. 课程过多、学分过多、达到130学分以上,专业教师每个学期都要担任2-3门不同的课程,每个教师要能上4-5门课程,课时量过多、负担过重;周学时很多都在25-30左右,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上课,没有多少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6. 学生对专业、对课程几乎没有多少选择权,学生愿不愿意学,都得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普遍缺失。 三、教学运行组织体系重构的 主要内容 以育人为本为指南,以学生为本为原则、以学分制管理为方向,重构教学运行组织体系; 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为导向,进行教学资源的配置和教学建设。 目的 逐步建设适合学分制管理要求的教学运行机制,更好地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与发展趋势的要求。 把学习的选择权、主动权交给学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符合社会需要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配置学校教学资源的基础,发挥综合性学校的优势,实现专业调整、课程重组、资源建设与共享的科学化、合理化。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