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通昆虫学下学期昆虫分类学)重点知识归纳梳理
昆虫重要目分类
(一)等翅目Isoptera
=通称白蚁,多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少数分布于温带。
◆形态:
体小到中型,柔软,白色或浅黄色及褐色黑色等。
头大,前口式或下口式;口器咀嚼式。复眼退化。触角念珠状。
有翅或无翅,有翅者翅2对,膜质,前后翅大小、形状、脉序相似,故称等翅目。
■生物学:渐变态。
有木栖、土栖型。营社会性群体生活。巢内有“蚁王”(雄)、“蚁后”(雌)和若干生殖蚁(长翅、短翅、无翅型)非生殖蚁(工蚁、兵蚁)等。多植食性,危害农林作物、桥梁、房屋、堤坝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主要科:白蚁科、木白蚁科、鼻白蚁科。
(二) 直翅目Orthoptera
◆形态:体中到大型
口器咀嚼式。触角长,多为丝状,有的长于身体,有的较短,少数种类触角为剑状或锤状。单眼一般2~3个,少数种类缺单眼.
前胸背板特别发达,常向背面隆起呈马鞍型,中后胸愈合。前翅狭长,革质,停息时覆盖在体背,称为覆翅;后翅膜质,停息时呈折叠状纵折于前翅下。多数种类后足形成跳跃足(如蝗虫、蟋蟀、螽斯),部分种类前足特化成开掘足(如蝼蛄)。
产卵器发达,仅蝼蛄等无特化的产卵器。多数种类雄虫常具发音器,以翅相互摩擦发音,或以后足腿节内侧的音齿与前翅相互摩擦发音。能发音的种类常具听器,螽斯、蟋蟀等的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基部,或显露,或呈狭缝型;蝗虫类的听器位于腹部第1节的两侧,近似月型。
■生物学:渐变态,多植食性,是重要的农林害虫。
1 蝗科(Locustidae)
一般大型。
触角丝状较短,少数为剑状或棒状。前胸背板发达,马鞍型,盖住中胸。多数种类具有两对发达的翅,跗节3节。腹部第1节两侧有1对鼓膜听器,少数无翅无听器。雄虫能以后足腿节摩擦前翅发音。产卵器钻头状。
如东亚飞蝗是我国的主要害虫,林业上主要有黄脊竹蝗,青脊竹蝗二种,危害竹子。
2 蝼蛄科(Gryllotalpidae)
触角丝状细长,前足为典型的开掘足,胫节阔,有4齿,跗节基部有2齿,后足腿节不甚发达,前翅短,后翅长,伸出腹末如尾状。尾须长,无外露产卵器。为重要的地下害虫,喜欢栖息在温暖潮湿、腐殖质多的壤土或沙壤土内,生活史长,一般1~3年完成一代,以成虫或若虫在土壤深处越冬。
如华北蝼蛄、非洲蝼蛄等
3 螽斯科(Tettigoniidae)
触角丝状细长,跗节4节。产卵器刀或剑状,翅通常发达,也有短翅或无翅种类,多数种类为绿色,一般植食性,多产卵于植物的组织内,如露螽.
4 蟋蟀科(Gryllidae)
触角丝状细长,跗节多为3节。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基部;产卵器针状或矛状。尾须长而不分节。多植食性或杂食性。
如大蟋蟀、油葫芦等。
(三)缨翅目Thysanoptera
=通称蓟马。
◆形态:体微小至小型,一般为1-2mm。
口器锉吸式。 触角丝状。复眼发达,单眼3个,排列成三角形,无翅型缺单眼。
跗节1-2节,末端有一能伸缩的端泡。翅通常2对,前、后翅均狭长,边缘密生缨状毛;翅脉退化;静止时翅平放于体背。腹部通常10节。无尾须。具产卵器。
■生物学:过渐变态。两性生殖为主,也有孤雌生殖。多为植食性,危害农作物的花、叶、枝、芽等,而以花上最多,如烟蓟马。也有少数为捕食性种类,可捕食蚜虫、粉虱、螨类或其他种类的蓟马,如塔六点蓟马。
1 纹蓟马科
体较粗壮,褐色或黑色。
触角9节,第3、4节常生有带状感觉器,翅较阔,前翅末端圆形,围有缘脉,有明显的纵脉;翅面常有暗色斑纹。锯状产卵器从侧面看,其尖端向上弯曲。本科种类不多,多为捕食性。如横纹蓟马。
2 蓟马科
体略扁平。
触角6-9节,第3、4节上有叉状或锥状感觉器,末端1-2节形成端刺。有翅者翅狭长,末端尖,翅脉少,无横脉。锯状产卵器从侧面看,其尖端向下弯曲。许多种类是农业上的大害虫。如烟蓟马
(四)半翅目Hemiptera
=通称蝽或蝽象。
◆形态:体小至中型,略扁。
刺吸式口器,喙从头的前方生出。触角3~5节。复眼显著。前胸背板甚大,中胸小盾片发达。跗节一般3节。多数具2对翅,前翅为半鞘翅,基半部硬化的部分可分为革片、爪片、缘片和楔片,而端部的膜质部分,称为膜片,常具翅脉。翅静止时平放于身体背面,末端部分交叉重叠。胸部腹面常有臭腺
■生物学:渐变态。该目昆虫大多为植食性危害农作物、果树、
林木蔬菜、等,刺吸茎叶的汁液,是重要的园艺害虫;部分种类可捕食害虫。
1网蝽科(Tingidae)
=又称军配虫。
体小而扁,体长多在5mm以下。
触角4节,以第3节最长。喙4节。无单眼。头顶、前胸背板及前翅呈网状花纹。前胸背板向后延长覆盖中胸小盾片,两侧扩展成侧背板。前翅质地均一,不分成革质与膜质两部分。足正常,跗节2节。植食性,多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