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施细则解读g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解读 内容: 一、为什么要修改 二、修改的思路 三、修改了什么 四、实施后会出现什么问题 五、如何做可以做得更好 一、为什么要修改 时间长了 内容不适应形势变化了 社会提出新的要求了 有能力做更多事了 一、为什么要修改 (一)时间长了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由国务院1987年4月1日发布;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1991年3月11日卫生部令第11号发布,6月1日起施行; 新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令第80号)已于2011年2月15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2011年3月10日发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为什么经过20年,才来修改 1、先修改条例还是先修改细则,纠结了十几年 2004年以后,修改条例,遇到一些问题,主要是卫生许可证问题,意见不统一: 二类:发证;备案; 既不发证,也不备案。 分析认为:修改条例时机不成熟; 调整思路:先修改细则。 2、相当一段时间,卫生监督工作重点为食品卫生和职业卫生二个笼头,耽搁了细则的修改。 一、为什么要修改 (二)内容不适应形势变化了 1、内容少、范围小 许可、体检、处罚—卫生执法老三届 卫生管理:培训、体检(患病调离)、许可证、危害事故报告 卫生监督:监督员(助理)职责、条件、守则;建设项目管理 2、计划经济色彩浓,不能适应市场经济 和现在理念不吻合,客观上要求修改 一、为什么要修改 (三)社会提出新的要求了 1、经济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大的、连锁的公共场所越来越多,自我管理能力加强; 各种新公共场所的出现,赋予新的内容,提出新的要求; 2、社会、公众的选择,提出新的要求 要改变原有的监管方式。 一、为什么要修改 (四)有能力做更多事了 1、卫生监督力量加强; 2、食品卫生、职业病等职能移交,可以有更多的人力、财力,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二、修改的思路 以条例为基础 细化和拓展相结合 尊重和考虑地方积极性及条件 把经营者置于主动地位 用新的监管制度机制搭建工作平台 增强可操作性(知道做什么,也知道怎么做) 二、修改的思路 (一)以条例为基础 条例实施细则必须以条例为支柱; 公共场所不局限于《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一部法规,还有《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消毒管理办法》等; 立法依据还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但明确公共场所经营,还要遵守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第2条) 二、修改的思路 (二)细化和拓展相结合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5章19条 纵向:细化深入,揉碎了解读 横向:合理性延伸 二、修改的思路 (三)尊重和考虑地方积极性及条件 公共场所的地域性非常强,无流动性,必须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情况; 一要尊重地方积极性,二要考虑地方执法条件; 很多卫生部权限下放给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①调动地方积极性; ②为地方探索留下空间; ③为下一步修改条例积累经营,做准备。 二、修改的思路 (四)把经营者置于主动地位 新细则和老细则最主要的改变:制约了公共场所经营者,明确了第一责任人。 老的:监督者、管理者;监督者做的多,管理者配合,效果不理想。 卫生:花很大精力、投入,很难避免问题,问责。 任何监督,企业的自我管理是第一位的,政府监督为辅。 企业: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把公共场所卫生搞好; 这种角色的改变,体现了一种观念的改变。 二、修改的思路 (五)用新的监管制度机制搭建工作平台 过去:重许可,轻监督。许可、体检只是形式监督; 许可:发证时的情况;体检:今天的身体状态; 监测:提前准备。都是形式监督,不是实质内容的监督。 现在要实现以下转变: ①由形式监督为主转变为实质监督为主; ②由政府监督为主转变为企业自我管理为主; ③由行政处罚为主转变为消费者惩罚(选择)为主。 用新的监管模式搭建一个新的平台。 二、修改的思路 (六)增强可操作性(知道做什么,也知道怎么做) 新细则非常容易理解,操作也非常简单; 监督员和相对人都明确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三、修改了什么 (一)执法主体 将条例规定的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修改为卫生行政部门。 如:第三条第二款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三、修改了什么 (二)适用对象 将条例规定的7类28种公共场所的进一步细分权授予地方。 如:第二十二条第三款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具体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公布。 7类28种公共场所(条例第二条) 第一类:1.宾馆;2.饭馆;3.旅店;4.招待所;5.车马店;6.咖啡馆;7.酒吧;8.茶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