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实验室生物安全讲座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室生物安全讲座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界中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辐射等各种因素,经特殊实验技术,按照科学的规律进行研究(实验)活动的场所。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科研成果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同样存在一定的危险,而实验室正是对人类具有一定潜在高危险的工作场所。 实验室安全管理应根据各种实验室的专业特点及接触的有害因子进行分类管理,采取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但其与防火、防盗、防水等工作是一个共性的任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主要有: 放射(辐射)安全防护 化学物品安全防护 生物安全防护 动物安全防护 历史上的实验室感染事件 1886年郭霍第一次报告了一例霍乱病的实验室感染事件。 1951年美国统计的1342个实验室感染病例,涉及69种不同的微生物。 1967德国马尔堡病毒实验室感染事件,37人感染,1/4死亡。 1979年4月,前苏联一实验室发生泄露事故,泄露出的炭疽芽胞粉剂和爆炸释放出的大量毒雾,造成附近1000多人发病,数百人死亡。 1993年美国CDC报告了17名实验室人员因职业接触感染HIV。 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实验室感染事件:2003年台湾一研究人员在BSL-4实验室被感染;2003年新加坡一名博士后研究生在实验室被感染;2004年北京一个国家级病毒病研究机构,一名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被感染。 与致病微生物接触就存在安全问题 1974年丹麦某医院临床生化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体检时发现肝炎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出7倍。 1976年英国某医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体检时发现结核菌感染者比其他人群高5倍。 1978年英国报告一个商业洗衣房因清洗来自一Q热实验室的衣裤时发生6例雇员和1例参观者感染。 据统计,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的工作人员发生实验室感染的概率较普通人群高5~7倍。实验室感染事件将不仅损害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给所在单位和部门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可造成疾病的流行,危及广大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乃至妨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严重的后果。 为此,防止实验室生物危害,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第一章 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述 第一节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概念 一、生物危害( biological harm) (一)概念 广义的生物危害 是指各种生物因子对人、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或潜在危害。 狭义的生物危害 是指在实验室进行感染性致病因子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对实验室人员造成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二)生物危害的来源 1. 来源于人和动物的各种致病性微生物。 如: 鼠疫;霍乱;SARS; 疯牛病;禽流感。 2. 来自外来生物的入侵。 我国原来没有的外来生物引起人,农作物,牲畜病 虫害的致病因子, 如 美国白蛾。 3. 来自转基因生物可能的潜在危险。 1998年研究发现老鼠食用转基因土豆后免疫系统受 到破坏,转基因的生物安全评价成为人们日益关注 的焦点。 4. 来自生物恐怖事件。 2001年9.11后美国炭疽杆菌引起的感染和死亡事件。 二、生物安全(biosafety) (一)概念 1. 生物安全:是指防范、处理微生物及其毒素对人体危害的综合措施。 2. 实验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 biosafety): 是指以实验室为科研和工作场所时,避免危险生物因子 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 综合措施。 即当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 生物及其毒素时,通过实验室的设计建造(二级屏 障)、使用个体防护装置(一级屏障)、严格遵从标 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等综合措施: (

文档评论(0)

31249040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