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句子的分类 句子的分类方法很多,用不同的标准分出的句子种类是不同的。 按谓语性质的分类是最基本的分类方法。 按谓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来分类,可以分为判断句、描写句、叙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否定句等。各种之间有交叉。 判断句古今有明显的变化,所以需要重点学习。 关于先秦汉语中是不是有判断词“是”,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王力先生发表《中国文法中的系词》一文以来至今,这个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和研究的热点。五、六十年代曾掀起对系词“是”产生年代的讨论,以王力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先秦没有作判断词的“是”,“是”作判断词是六朝以后的事情,另一派认为先秦就产生了作系词的“是”,南京大学洪诚先生《论南北朝以前汉语中的系词》一文,举例甚多,论证充分,后来王力先生也采纳了他的意见,将系词的起源提到西汉末东汉初。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又陆续发表了不少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其中中山大学的唐钰明教授的《上古判断句的变换考察》,利用出土文献,使用变换法对上古汉语判断句作动态分析,证明先秦就有作判断词的“是”: 1)此必豫让也。(战国策·赵策) 2)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3)韩,魏之县也。(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家书) 4)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 5)是是帚彗。(马王堆帛书·天文气象杂占) “是是”连用的情况在出土文献中颇多见,如《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是是烈鬼”,《天水放马滩·日书乙种》“是是水火之贫。”等。唐文认为“是是”的第二字是判断词。但现在又有文章提出第二“是”是副词,表示“确实”意,又有文章对这种看法提出修订,认为判断句中的“是是”中的第二个是判断词,叙述句中的是副词。文章分别见2003年的《中国语文》和2004年第4期《古汉语研究》。 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在先秦就有作判断词的用例,但“是”的这种用法还不普遍,正出于萌芽阶段。“是”作判断词大概到六朝才在口语中取代了旧的形式。一般认为“是”作判断词由指示代词演变而来,但也有人认为还受了作副词和形容词的“是”的影响。 在文言文中,“是”字作判断词的句式始终没被普遍采用,甚至到明清以至近代,文言中的判断句,绝大多数仍然采用先秦的形式。如: 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柳宗元《封建论》) 然则变化无穷者,地利也。(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总叙》) 例一的“是不得已也”就是“此不得已也”,“是”为指示代词,复指句子的主语;例二是典型的先秦判断句“……者……也”式,不用“是”字。 * *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古汉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判断句的比较 1、不用判断词“是”,由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直接作谓语构成,靠主语与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 2、主语后常出现“者”,谓语后常出现“也”。“者”是代词,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并能舒缓语气;“也”为语气词,表达判断语气。 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现代汉语不用“是”例: 今天星期一。 老王山东人。 吾所欲者,土地也。(《韩非子·五蠹》)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1、肯定形式 无“者”、“也”句(基本形式): 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有“者”句: 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传》)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有“也”句: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王,人君也。(《战国策·齐策四》) 有“者”、“也”句(完美形式)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起义》)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2、否定形式 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李斯《谏逐客书》) 三、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 “是”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是吾宝也。(《左传·僖公二年》)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墨子·非攻上》)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墨子·非攻》) “是”与“此”的比较: 1、古汉语判断句中“是”的性质和作用 2、“是”由指示代词演变为判断词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指代的是前文的内容。当其指代的内容减少时,其指代作用降低,判断作用增强,进而演变为判断词。 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韩非子·五蠹》)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 “是”在汉代演变为判断词(王力1958年著《汉语史稿》认为西汉末年就有了判断词“是”)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 是是帚慧。(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彗星图) 是是苦慧。(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彗星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附件2.安徽省老年大学(学校)建设指导标准(试行).doc
- 《职业素养》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DBJ33_T 1321-2024《建筑施工拉杆式悬挑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pdf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100题及答案(含知识点).docx
- 2024年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各地真题).docx VIP
- 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2023简化模板:空气质量 甲醛的测定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 15516-1995.pdf VIP
- 美的面包机食谱-官方通用版.pdf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pptx VIP
- 学校物业管理服务方案(精选8篇).docx VIP
- 自动控制原理(全套课件1085P).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