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研究及启示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竞争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强,构建创新驱动型企业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创新是指在个人或者团队产生的新颖的、同时又是切实可行的,对组织而言具有价值的产品、过程、方法与思想,在组织层面的成功执行(ZhouShalley,2003;OldhamCummings,1996)。企业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归根到底取决于组织内人的创造力。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1 )的企业创新报告指出59.4 %的经营者认为“创新人才缺乏”是妨碍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研究生作为创新人才的“储备库”,既是国家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未来创新的中坚力量。高校作为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肩负着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重任。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社会赋予研究生教育的时代责任。其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直接影响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也关系到国家创新体系是否后继有人。近年来,随着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人数越来越多,其教育质量与数量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
现有学者对创新能力的界定较为分散,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文献已有的研究多属于观点陈述型和经验总结型,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评价内容予以剖析和分解的极少。大多或探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问题,泛泛而谈。因此,如何培育出具有真正创新能力水平的优秀人才,当其走向工作岗位后,使其在校期间的创新能力也能胜任企业的相应岗位,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梳理法,将在综合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比分析高校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与企业内部员工创新能力评价,探讨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及其对企业的一些启示。
一、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构建
(一)创新与创新能力界定
“创新”首次由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从经济学的角度指出,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组合的生产函数,即指开发新产品,采用新工艺,使用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市场,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Drenth(1995)认为,创新首先是把一种观念转化为产品、服务、新的生产和分配过程或新的服务过程等的过程,这种过程包括创造、设计、开发、生产、营销等不同的阶段;其次创新又是一种结果,即上述过程的产出。Robbins(1997)认为创新是形成一种创造性思维并将其转化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
创新能力(creativity),又称创造性或创造力,源于拉丁文“creare”一词。1869 年,英国心理学先驱弗朗西斯·高尔顿在其《遗传的天才》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人类的普通能力和特殊能力,奠定了有关创新能力研究的基础。但是,不同的学者对创新能力一词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个统一、精确的定义。Torance将创新能力称为:“这样一个过程,即对问题、不足、知识上的缺陷、基本元素的丢失、不协调、不一致等现象变得敏感,并找出困难,寻求解决途径,做出猜想或构成假设,对假设进行检验和再检验,也许是修改和再检验,达到最终结果”。美国教育家Amabile(1983)提出创新能力的“三成份论”,认为个体的创新能力是认知风格、人格因素(个体的内在动机)、相关领域的知识和能力等若干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斯坦伯格提出创造力的“三面模型”:智能层面、智能风格和人格层面,并分析了相互间的关系和作用。
围绕创新能力,国内学者也提出了不同观点,张宝臣、李燕等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安江英、田慧云等认为创新能力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包含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两部分;宋彬、庄寿强等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四类。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
要对研究创新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价,首先应清楚地把握其构成要素。国外关于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注重按照学科差别对研究生进行分类,以探讨不同专业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国内关于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的起步较晚,最早的是1997年程晓舫、范伟澄、王清安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火灾安全学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文献很少,李晓娟总结出提高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包括注重创新品格、创新思维的培养、重视科研实践、开展学术交流以及严把学位论文选题及评审关。李海波,董维春认为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已有的研究多属于观点陈述型和经验总结型,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评价内容予以剖析和分解的极少。大多或探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问题,泛泛而谈;或比较国外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归纳对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启示;或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