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 副本 (4NEW)14691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健康的心理与人格
时间安排:2011年9月5日晚7:00—9:00
场所地点:学校大礼堂
主办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思政部
主 持 人:卢赛光副主任
主 讲 人:丁正员
听讲对象:2011级全体学生
讲座内容:
前言: 社会竞争加剧,人才竞争激烈,就让形势严峻。大学生怎样才能成长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呢。人才成长规律告诉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智商对一个人的成材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情商(非智力因素),智商、情商两者缺一不可,而两者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健康心理之上的。因此,心理素质的好坏已经成为制约人才发展的主要方面,心理健康才能健康成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第一节 健康的心理与人格
大学生的健康心理
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总是处于良好的协调状态,即认识、情感、意志的健康和人格(个性)的健康,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的标准(7个):①智力正常,智商在85分以上;②情绪情感积极稳定,心境良好;③意志坚定自制,意志品质良好;④人际关系协调和谐,社会适应和心理适应能力较强;⑤了解自我并悦纳自我,自我意识发展良好;⑥人格(性格)结构完整和谐;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1世纪健康人的标准(3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社会优秀人才具有的三个重要条件:IQ、EQ、AQ都高,即智商高、情商高、挫折商高。
▲:身心健康的重要表现就在于,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先求生存后求发展”、“先就业后择业”、“识时务者为俊杰”、“有奶便是娘”)
▲:心理健康首先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精神面貌)
(案例:99级计算机专业的曾祥运,在校学习时积极上进的发展自己,虽然喜欢管理专业,但还是坚持把计算机专业读到毕业,毕业后先留校搞管理工作,后到东莞发展,现在深圳发展得很好)
▲:心理是否健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人际关系方面,是否人际关系紧张。(搞好人际关系就是为自己铺设了生活的康庄大道、工作的康庄大道;多讲话、多微笑、多问好、多说谢谢,“讲话不用成本、微笑表达友善”、“肚大能容难容之事、笑口善待不善之人”、“学会忍让、学会宽容、委曲求全、忍辱负重、息事宁人”、“多一个朋友多条路,多得到帮助”;两个实验:同宿舍的几个同学从早上起床开始就互相不讲话,关系一下子就会紧张起来;你每天坚持说出8个“你好”、8个“谢谢”,这样人际关系就会明显的好起来;两个案例:一个实干的人,人际关系不好,没时间去搞人际关系;一个计算机工作人员说天天面对电脑不用搞人际关系,但家庭成员之间也需要;“相逢点头笑、握手问个好,2分钟人际关系)。
第二,表现在学习上,是否能够承受学习压力(案例:2007年华南师大一位女硕士生因在考试时的论文未存盘被导师判为0分,结果自杀;香港一所大学的一位男硕士生因导师要出国严重影响到他的学习,结果自杀)
第三,表现在自我(悦纳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上,在个人缺陷和个人情感上出了问题时是否能正确面对(“悦纳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失恋的不良后果有自残、自杀或精神病;人在两种情况下智力会大大降低:一是恋爱,二是炒股。悦纳自我是全面的、实事求是的接纳自己、不回避缺点、不因缺点自暴自弃;战胜自我是正确评价自我,知错必改;超越自己是不断进取)。
▲:心理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人是有各种需要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心理平衡、平静、和谐、愉快、开心。
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心理不平衡、不平静、不和谐、不愉快、不开心。
所以,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必然的、是有原因的,也是可以控制的、调节的。
有心理问题是绝对的(人人心理都有不平衡,“人心难满”,需求很多,新的需求不断出现)无心理问题是相对的(没有严重的不平衡,只有轻微的不平衡,不起消极作用,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心理不平衡)是绝对的,但轻微的不平衡算是心理正常、心理健康,严重的不平衡才算是心理异常、心理有障碍、心理不健康。(案例:有一次一个老师找到我,他说他有心理问题,他想100万。我说人人都想100万,别人没说出口,你说出来了。你想100万起了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要断断续续的想,不要连续的想……)
▲:心理健康是靠自己调节出来的,心理医生只是帮你找到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的建议。(“工作用心、生活开心”、“工作无小事,生活无大事”、“大事看小,小事看无”,其实,很多心理不开心是因为一些生活小事引起的,比如食堂吃饭,吃多吃少都应该开心;案例: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