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3.1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边际转换率 3.2社会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 3.3机会成本与相对商品价格 3.4孤立均衡 3.5在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的基础与所得 3.6不完全分工 学习脉络 第一节 孤立均衡及均衡相对价格(3.2-3.4) 一、供给方面: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1、成本递增 引入目的:更接近经济现实 定义:每多生产1单位的X产品所必须放弃的Y产品的生产数量是不断增加的,即随着X产品产量的扩大,X的机会成本是不断增加的。 递增原因: 生产所需的要素具有如下特征: ①要素不是同质的。 ②生产同一种商品的过程中,要素的投入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 对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影响 决定了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而非直线。 从A到B,每多生产20单位的X,所需放弃的Y的数量是在不断增加的。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差异 3、边际转换率 定义:每多生产1单位X而少生产的Y的数量。 意义: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 趋势:递增 原因:成本递增 4. opportunity costs and relative commodity prices 机会成本与相对商品价格 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有两条 一是两个国家两种产品 二是完全竞争市场即商品的价格等于成本 小麦的机会成本等于小麦与布匹的相对价格(Pw/Pc) 美国120/180﹦2/3﹦美国小麦的机会成本﹦美国小麦与布匹的相对价格 美国120/180﹦2/3﹦美国小麦的机会成本﹦美国小麦与布匹的相对价格 在美国Pw/Pc﹦2/3,相反Pc/Pw﹦1.5;在英国Pw/Pc﹦2,相反Pc/Pw﹦1/2。 根据比较成本理论,美国小麦的机会成本低于英国小麦的机会成本,这表明美国在小麦生产上有比较优势 英国布的机会成本低于美国布的机会成本,这表明英国布生产上有比较优势 根据机会成本理论,机会成本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而商品的机会成本又等于其相对价格 因此,我们可以说两国相对价格的不同是其比较优势的反映,这位两国开展互惠贸易提供了基础。 二、需求方面:社会无差异曲线 1、社会无差异曲线 定义:反映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 性质: ①不相交。 ②越偏离原点,所代表的效用越高。 ③斜率为负。 ④凸向原点。 如何保证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①补偿原则:一国贸易中的受益方在完全补偿了受损方后仍较贸易之前有收益,则该国在贸易中是获利的。 ②限制性假设:收入、偏好和消费模式 2、边际替代率 定义: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情况下,每多消费1单位X所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 趋势:递减 意义: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三、 Equilibrium in isolation(孤立均衡) 一、什么是孤立均衡? 在不发生对外贸易的条件下,当一国达到其生产可能性曲线所允许的最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时,该国就达到了均衡状态,这发生在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的位置上。两条切线在切点的公切线的斜率给出了国内的均衡相对价格,反映了该国的比较优势。 illustration of equilibrium in isolation(对于孤立均衡的说明) A国在A点组织生产和消费,而A点正是其生产可能性曲线和其能达到的最高无差异曲线I的切点,这时A国达到了均衡,或是福利最大化。 同样,A1为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I1的切点,B国A1点达到均衡。 在A国,商品X的均衡价格就是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在点A的公切线的斜率,图中PA=1/4。对于B国,PA1=4。 由于X在A国的均衡价格低于B国,故A国对于X,B国Y具有比较优势 孤立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 孤立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是指在生产和消费相等那一点上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公切线的斜率。 A国X产品的孤立均衡相对价格是P1=Px/Py=1/4, B国X的均衡相对价格为P2=Px/Py=4。 孤立均衡的比较优势判定 同一商品的均衡相对价格在哪个国家偏低,则该国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第二节:贸易条件下的均衡及均衡相对价格 前提:不完全分工 分工依据:无贸易时的国内均衡相对价格 均衡条件:两国同一商品的国内相对商品价格相同。同时总供给=总消费。 贸易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 ①定义:贸易平衡时贸易双方共同的相对价格。 ②确定:摸索、尝试。 ③需求偏好对相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一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越强,贸易均衡相对价格就越接近该国国内的相对价格,该国的贸易所得就越低。 ④意义: 贸易均衡相对价格的确定有助于我们准确知道贸易所得在两国间的分配情况。 A、B两国贸易条件下的均衡情况 Incomplet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