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栽培学科发展作物栽培学科发展
作物栽培学科发展
作物生产维系着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是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领域。栽培作物是农业生产的主体部分,作物栽培学与作物遗传学科组成的作物科学是农业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我国的作物栽培学于20世纪50年代成为农业院校新开设的专业主课,由此诞生了中国作物栽培学。50多年来,作物栽培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应用于大面积作物生产,攻克了比西方国家复杂得多的众多栽培科技难关,作物栽培科学与农业科学其他学科一起,在解决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应问题以及作物生产发展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作物栽培科学与技术体系。
作物栽培学的根本任务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和技术措施的关系;探索合理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发挥作物最大生产潜力和投人的最佳经济与生态效益,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栽培技术途径与措施, 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与调控人类生存环境的应用学科。作物栽培学包涵作物生理学、作物生态学和作物管理学等领域。任何农业科技的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在农业领域里的应用,都必须通过它的检验评定和组装配套,才能发挥其功效和价值。因此,作物栽培科技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生产水平与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
一、作物栽培学科发展状况
目前,作物栽培学科的发展呈现五大特色,即多目标、显效应、新特点、精定量、重集成。
(一)作物栽培学向多目标发展,不断开拓学科领域范围
作物栽培学明确了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五项目标,作物栽培学研究领域不但重视作物高产、优质,同时也重视资源高效利用与农田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关系。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日益凸现,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查到严重威胁,已成世界性问题。我国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农产品品质较差和质量安全等问题十分突出,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由于作物生产中过量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使近1亿亩的农田及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农产品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超标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严重,不但使生态环境恶化和危害人民健康安全,而且严重影响农产品出口贸易和国际竞争力。同时,干旱缺水是我国农业发展和作物生产的制约因素,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近年来国家科技计划中实施了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的作物栽培技术创新研究的重大课题,在全国形成了多领域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创新集成了一批作物可持续高产高效技术、环境友好型新技术和新产品,并大面积应用。大幅度提高了水肥资源利用率及效益,显著减少了化肥、农药用量,降低了污染,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保护人民健康安全,提升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作物栽培成效显著,生产作用更加突出
栽培生物学理论创新为栽培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栽培技术效应愈加明显。将作物生理学与环境生态学相结合,创新指导理论,为解决作物生产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作物光合性能、产量构成、源库关系三理论,作物产量“三合结构”理论及其作物产量的结构性挖潜、功能性挖潜和结构与功能同步挖潜的作物高产共性途径,作物群体质量调控理论与指标体系,稻麦作物叶龄模式与调控技术,作物群体发展动态生理诊断与精确定量栽培等技术成果,有效地指导了作物“十字”目标生产,增产增效显著。作物营养生理为合理高效施肥运筹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促进作物施肥技术的进步。作物逆境生理与调控的深入与发展,为作物抗逆性改良和抗逆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促进作物抗逆技术进步。
2004年以来,我国实施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创立的栽培新理论和新技术得到应用和发展,促使我国粮食生产的恢复性增长。2004年,12个省的项目区水稻、小麦、玉米平均单产增加741.0kg/hm2,是全国同期粮食平均单产增加302.0 kg/hm2的2.4倍,项目区以不足全国粮食播种面积8%的粮田面积,增产量占全国的13%。“粮食作物可持续超高产理论与技术模式”课题,创新集成13套超高产技术模式,示范创造出再生稻单产22762.5 kg/hm2世界纪录;双季早稻10405.5 kg/hm2 、夏玉米21043.5 kg/hm2和小麦-玉米两熟25890.0 kg/hm2全国高产纪录典型。这些典型的产量水平为同期高产水平的131%-138% ,比常规田单产高3-4倍。以上说明通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发挥品种现实产量潜力和提高作物单产的技术潜力大,技术效果显著。同时,在专用品种保优、节本增效、环境友好和健康生产方面,栽培技术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以现代技术融合为新特点,作物栽培发展进入新阶段
近年来,作物栽培的发展引人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也不断融合了现代材料学和物理学和数学等新成果,促进了学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