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普法调研文章.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五普法调研文章六五普法调研文章

我区开展“六五”普法工作的若干思考 一、调研背景 2011年是“六五”普法的开局之年,为认真总结“五五”普法的先进经验,全面规划“六五”普法工作,找准工作重点,明确工作目标,确保工作成效,做好“五五”普法和“六五”普法的顺利衔接,按照区局的《2011年全区司法行政系统信息调研工作要点》,广泛收集各村(社区)、各单位、各人群对即将启动的“六五”普法规划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做好“六五”普法工作。 二、“五五”普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形式主义顽疾依然存在 “五五”普法过程中,形式主义的现象依然明显,部分部门单位认为普法教育是软任务、软指标,没有将其重视起来,“重形式、轻效果”等走过场现象不在少数。职责不落实,协调配合不够,普法资源运用不充分,对普法工作积极性不高,措施不够有力,为了考核而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甚至时有厌倦情绪产生。 2、部分人员法治意识淡薄,社会法治氛围不浓 部分民众法治意识不强,本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的想法,发生纠纷时首先想到的是信访,使一些本该纳入法治轨道解决的问题涌向信访部门。部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解决问题时用情不用法,治标不治本,容易导致其他群众的不满,不久又引发新的矛盾。一些私营企业主急于发展经济,对费时费力又费钱的普法工作不够重视,不愿投入,对自身的法律学习和对员工的法制教育难以落实,导致劳动纠纷、劳资纠纷、非法用工等问题时有发生。 3、薄弱环节不到位,普法教育的质量不高 在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矛盾层叠交织,普法教育工作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因而出现了重点对象抓而不紧、工作难点缺少办法和工作盲点教育不到位等薄弱环节。例如:法制副校长讲课内容缺乏针对性,讲课形式单一,简单枯燥,导致学生学法积极性不高;农村拆迁后,人口分散,流动性大,对这一类人群的普法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部分老人、妇女和儿童不识字,普法教育组织难度大。 三、“六五”普法面临的形势 1、城市化进程中原有的一些社会问题,如城市拆迁、农村征地、农民工问题、收入差距拉大等社会矛盾,在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可能会进一步激化。新旧矛盾相互交杂、相互作用,必然反映和影响到普法宣传工作上。 2、群众“信访不信法”的思维惯性一定程度上已构成对调解、诉讼等社会矛盾解决主渠道的挑战。社会治安压力增大,安全维稳形势错综复杂。深入开展普法宣传,不断增强公民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提高各级政府和部门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尤为重要。 3、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群众法律意识的逐步增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个人利益,已成为广大群众学法、知法、用法的最大驱动力,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迅速膨胀,普法宣传承担的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观念、引导法治行为的社会责任日益重大。 四、“六五”普法内容、载体和方法创新 (一)两个转变实现普法内容的更新 1、从普法内容工作需求向受众需求转变,突出针对性。 不同的普法对象对法律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普法内容只有根据受众需要,紧密联系实际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因此普法工作中要变“我宣讲什么,群众就学什么”为“群众需要什么,我就宣讲什么”。可以定期深入村(社区)发放调查问卷,对群众的法律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婚姻家庭、社会治安、征地拆迁等问题,致力于帮助群众解决疑难问题,讲普法宣传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使群众切身体会到学法用法的好处,提高群众学法的积极性,增强普法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从“灌输式”教育向“服务式”教育转变,突出创新性。 法律知识浩如烟海,其博大精深、义理精微,即使是专业的法律人士,穷尽白首也不能尽一经之感。因此,普通民众误读或者片面理解法条的内涵也实属正常。避免群众走入法律解读的误区,就需要我们在普法工作中加强对群众表达合理诉求的方式和渠道的引导,突出对矛盾纠纷解决途径的宣传,确保其在纠纷发生时总能找到正确的方法,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法治实践中提升群众的法律认知水平。 (二)三大载体突出普法方式的创新 1、文化载体。充分挖掘村(社区)的民间文化资源,鼓励现有的十余支社团组织队伍创作法制歌曲、编写法律顺口溜、制作法律彩铃、自编自导自演法制文艺节目, 通过文艺宣传形式,将枯燥的法律条文生动化、形象化,易于群众接受,更好地提升普法实效。 2、手机载体。即通过短信的形式将普法宣传的内容发送到用户手机上,使用户第一时间阅读到相关的法律知识。手机载体具有即时性、方便性、互动性等优点,可以利用手机载体,根据社会不同群体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掌上法律知识的宣传,实现信息的瞬间传递。 3、网络载体。网络媒体作为一种传播快、影响广、表现力强、互动性强、投入较小的现代信息平台,十分适合开展法制宣传工作。我们可以

文档评论(0)

pkaokqun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