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再别康桥教案设计再别康桥教案设计
《再别康桥》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中
2.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了解诗人的生平,初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 二、教学课题:
粤教版必修二《再别康桥》(P29)
三、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在该诗歌当中,诗人将自己离别母校剑桥大学时的感触融入到了文字当中。诗人一向比较认同闻一多先生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在这首传世佳作中,诗歌的三美得到了最大的彰显。全诗共七节,通过描绘如诗般的图画,构建了极具感染力的优美意境。
教学目标
1.了解徐自摩的生平、作品创作,初步感知现代诗歌。
2.通过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
3.领会徐自摩在诗歌中所表达出来的“哀而不愁,离而不伤”的情怀。
4.以《再别康桥》为例,初步认知现代新诗的创作常识。
教学重难点
诗歌的三美以及诗人的情怀。 四、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学习法。课前鼓励学生从互联网上搜集素材,自学课文;找出在自学过程中的问题,全班分小组共同探讨。
2.朗读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示范朗读,学生试读,全班朗读等环节,学生从不断的朗读中体会诗歌的美,感受诗歌的情。
3.联想体验法。通过在课堂中穿插放映有关图片,学生从画面中感知,自己构建出各自心目中的特定的诗歌意境,将自己融入到诗人所描绘的景当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作者生平介绍)
导语: 宋代才子柳永在离别时曾吟唱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诗句,离情别绪在诗歌当中并不鲜见。古代如此,现今亦然。就在1928年秋,当徐自摩重返英国,再别剑桥大学时,亦有所感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剑桥,在徐自摩诗歌的美好意境中感受才子的情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徐自摩
[百度百科]了解徐自摩
/view/37169.htm(《再别康桥》之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因,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
徐志摩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闻一多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 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投影徐自摩的照片,使学生对诗人更有真切感: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0%EC%D7%D4%C4%A6in=323cl=2lm=-1pn=0rn=1di=64526077485ln=757fr=bkfm=bkfmq=1325239448718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0-1di64526077485objURLhttp%3A%2F%2F%2Fforum%2Fpic%2Fitem%2Fe409714de66628de6538db8a.jpgfromURLhttp%3A%2F%2F%2Ff%3Fkz%3D1110814847W300H400
(二)诵读课文,感知基调
1.学生初读文章,注意一些生僻字,做好注音。
2.听录音示范(黄磊)
/m?word=mp3,,,[%D4%D9%B1%F0%BF%B5%C7%C5%C0%CA%CB%D0]cat=0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D4%D9%B1%F0%BF%B5%C7%C5+%28%C0%CA%CB%D0%29++si=%D4%D9%B1%F0%BF%B5%C7%C5+%28%C0%CA%CB%D0%29;;%BB%C6%C0%DA;;0;;0lm=-1mtid=24d=5size=1572864attr=0,0titlekey=3436907671,4254996684mtype=2
3.师生齐读,教师在读诗的时候要求学生画出各句的节拍和找出韵脚。
(三)理清思路,体裁解读
1.诗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下这一首诗歌的?(写作背景介绍)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