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分工搜集资料。 探究路径: 4 .归纳、整理、汇编。 5 .结题汇报。 (交课题成果) 为什么要尽可能用和平的方式来解这个“乡愁”,来谋求两岸的统一? * 关于《综合探究》课 的指导及课例呈现 1. 选题 (自选) 2. 设计我们课题的目标内容 3 .分工搜集资料 4 .归纳、整理、总结。 5 .结题汇报 我们课研的程序: 探究课课题: (第三单元) 收集相关资料,用史实“台湾自古以来属中国”,说明用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科学性。 1.自选课题(可参考每单元综合探究的课题) ⑴.探究活动目标: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哲学 依据。 2.设计我们课题的目标、内容: ⑵.课题的内容: 用史实“台湾自古以来属中国”,说明我国一国两制方针正确性。 ⑴.探究小组按课题进行分工。(包括收集、整理、综合、课题定型。) ⑵.收集史实途径: 上网或图书馆、实地等收集。 将收集的史实等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汇编。 具体分工包括: 文字编辑、图案编辑、 影音编辑、总编辑。 各活动组在4月29日前交课题成果。 通知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___对“乡愁”问题的探究 广州市知用中学政治科 陈继烈老师制作 探究课: 祖国宝岛__台湾 台湾有一位当代诗人和评论家叫余光中,他写了一首诗《乡愁》。 下面请大家一起听: 配乐诗朗诵《乡愁》 乡愁___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乡愁》选择了四个典型的意象来载情——“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不同的意象与关情对象一一呼应,思儿的母亲、思夫的新娘、已故的母亲、祖国的大陆,诗人正借此表达出渐次凝重的思乡感情,并揭示出呼唤华夏统一的深远意境。 余光中的《乡愁》心情,是千千万万台湾爱国同胞的缩影。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海峡两岸的问题,相信台湾一定会回归祖国的怀抱。 解决台湾这个乡愁,我们完全有理由充满信心! 下面让我们回顾 台湾的历史 清朝正式设台湾省 1885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 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1943-1945 蒋介石败退台湾,两岸分治 1949 抗日战争胜利,重入中国版图 1945 甲午中日战争,被割让日本 1894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 沦为荷兰殖民地 1642 在澎湖设巡检司 元明 三次出师“流求” 隋朝 孙权派兵到“夷洲” 三国 (过去) 解决台湾这个乡愁, 请看两岸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缓和沟通阶段 “一定要解放台湾” ———— 对峙阶段 40年代末-70年代初 70年代末-90年代初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苏醒阶段 90年代末-2005年 一个中国原则 共谋两岸发展 岛 内: 合是主流 分是支流 两岸间: 经贸文化等交流频繁 出现缓和迹象 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 (现在) 台湾民众反对台湾独立,拥护祖国统一。 连战拜祖 两岸人民的愿望: 和平、统一 深刻理解 科学预测 正确把握 用发展的观点看海峡两岸的问题 2005年3月,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