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情报告】本节课在近五年高考广东卷中的知识点PPT.ppt

【考情报告】本节课在近五年高考广东卷中的知识点PPT.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情报告】本节课在近五年高考广东卷中的知识点PPT

* 【考情报告】本节课在近五年高考(广东卷)中的知识点 选择题 (x科·2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理基·68)斯大林计划经济模式 2009年 (x科·30)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及战后苏联的三次经济体制改革 2008年 Ⅱ卷 (x科·30)斯大林时期的农业政策和对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评价 2007年 (x科·2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点 2006年 选择题 (x科·2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 2005年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 内容 评价: 原因 实施:1921.3 内容 意义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 表现 评价 新经济政策 背景: 客观; 主观 积极;消极 建立 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五年计划 确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农业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缴售国家; 积极:粮食征购量有较大幅度增长,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消极: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工业政策: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积极:工业企业由私有转变为公有,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使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工业领域建立起来。 消极:对企业来说,缺乏自主权,无法调动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对国家来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无力经营所有的企业,致使企业生产效益低下。 商业政策: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有国家集中分配; 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经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分配制度: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为什么要实行新经济政策?实行此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直接原因:苏俄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根本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失败,需要重新思考。 直接目的: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根本目的:为了建设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税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制。 积极意义:优待农民,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保证了生产者的经营活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积极意义:①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采用迂回的办法,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③调动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 商业方面(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因素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分配方面:按劳分配。 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 (1)政治意义:见课本。 (2)现实意义:见课本。 (3)理论意义和国际意义:它是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新经济政策的“新”体现在哪里? “新”(特点)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存在;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允许运用商品货币关系等经济规律发展经济。因此“新”在于走市场经济之路,但又并非完全的市场经济之路。 比一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有哪些不同点?(可以从背景、结果、实质等方面对比。) (1)背景不同:都与当时各自客观形势有关,也与布尔什维克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有关。 (2)实质不同:前者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经济,幻想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后者在无产阶级政权掌握经济命脉的情况下,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进而使社会主义成份战胜资本主义成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3)结果不同:前者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后者是在当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俄国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 练习1.(2009·广东22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练习2.(2006·广东21)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 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 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

文档评论(0)

叮当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