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灭亡的根本原因大清灭亡的根本原因.doc

大清灭亡的根本原因大清灭亡的根本原因.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清灭亡的根本原因大清灭亡的根本原因

大清灭亡的根本原因满清灭亡,不在于人口、财力、制度、兵器的落后,而在于统治阶层对中国国家认同感上认知有误,导致人民离心离德,诚所谓有天时地利而无人和。解决好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感问题,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 满清王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灭亡方式充满了耻辱,至今人们都不愿意再提起那段屈辱的历史。提到满清灭亡的原因,史学界普遍认为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和慈禧等统治者个人品质问题。化学家为此专门比较了同时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科技水平、人员素质、财政状况等国力构成要素,研究的结果是,化学家不敢苟同史学家的结论,在此,化学家斗胆提出一种个人新看法,请各位评阅,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欢迎交流。但是本人对人身攻击、乱扣帽子以及胡搅蛮缠一律不做回应。 ? 武器装备:化学家认为,满清末年(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满清灭亡),满清的国力并不像我们今天想象的那样弱,首先看看武器装备:鸦片战争时期的确落后,后来随着洋务运动兴起,清兵的武器装备并不比西方列强(包括日本)差多少,至少在亚洲,不比日本差多少。话再说回来,装备落后就一定意味挨打吗?想想八路军、志愿军吧,比起敌人来,装备何其低劣,但是斗争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所以,武器装备的落后并非是满清衰亡的真正原因。 经济状况与国家财力:现在另一种普遍的观点是清朝财政困难,无力发展先进的兵工业,无法实现富国强兵。事实并非如此。我比较了一下清和日本的情况——在西方列强中,以日本伤害中国最为严重,割地赔款最多,今日的台湾问题的始作俑者就是日本。再说中国、日本同处亚洲,文化上又有相似性,故而比较。 先看日本:明治政府改革军制,推行近代军事教育和训练,积极扩军备战,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当时日本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日圆,再从官员的薪水里取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日本能够用于军事的财力最多也就是年4500万日元。 再看满清:年收入白银7000万两,当时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从经济上看,甲午战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当时日本共有工业资本7000万元,银行资本9000万元,年进口额1.7亿元,年出口额9000万元,年财政收入8000万元,这些指标除了进口量与中国相当外,其它都低于中国,说明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和中国一样并不强盛。可是战争的结果是马关条约》规定:(一)中国承认朝鲜独立。(二)中国向日本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三)中国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加上赎回辽东半岛的3000万两共2.3亿两)。此外,日本是战争的最大受益者,得到了价值1亿两白银的战利品和2.3亿两的赔款。这笔巨款相当于日本当时7年的财政收入,日本朝野对此欢欣鼓舞,外相陆奥宗光高兴地说:“在这笔赔款之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几亿日元,本国全部年收入只有8千万日元,一想到现在会有3亿5千万日元滚滚而来(注明:他所说的,没有包括战利品和辽东半岛的补偿款),无论政府和私人都觉得无比的富裕!”战后,日本经济和军事实力飞速扩张,为其在上世纪30年代大举侵华埋下伏笔。这说明什么?有钱买棺材,没有钱吃药! 封建制度:侵华的西方列强中,实行封建专制的不少,如沙皇俄国、日本、德国、奥地利等。可见,封建制度并非是中国挨打的主要原因。同样是封建制度,为什么康熙时代就不会挨打?!化学家在此提出一种新看观点: 满清灭亡,不在于人口、财力、制度,而在于统治阶层的国家认同感缺乏,导致人民离心离德,诚所谓有天时地利而无人和。下面逐一分析: ? 何谓国家认同感?尽管学者有各种说法,但是化学家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生于斯,长于斯,效忠于斯。也就是生活在某一相对区域的人出于共同的文化、价值观而形成的共识,具体表现为统治者对子民的责任和子民对国家政权的效忠。下面来分析满清统治者的国家认同问题。 第一阶段:由敌视到逐渐认同。满清本来是明朝的臣民(如有异议请看历史——不想为此辩论),后来另立门户,并且在打败前来征讨的明朝的军队后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权,在入关前和当时的明朝是敌对的关系,自然谈不上对明朝的子民的责任问题,明的子民自然也不会把后金当成真命天子。1644年,随着李自成的失败满清入关,在征服中国本部后就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国家认同问题。是继续把大清和中国区分还是和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一样用大清代表中国?从我们今天的角度看应该选择后者,但是很不幸,当时大清的高层,主要是以皇太极、多尔衮为主的实力派,出于对本族人口、政治、文化方面的不自信,选择了后者,制定了影响整个清朝的国策:对于关内中国本部,能守则守之,不能守则退回东北,一句话,他们没有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