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大事纪年表天文学大事纪年表.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文学大事纪年表天文学大事纪年表

天文学大事纪年表 (传说时代-1960年) 公元前 ~ 公元元年   中国《书经》有世界最早(公元前2137年)的日食记录。   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测定木星绕天一周的周期为12年。   公元前十四世纪,中国殷朝甲骨文(河南安阳出土)中已有日食和月食的常规记录,以及世界上最古的日珥记事。   公元前十二世纪,中国殷末周初采用二十八宿划分天区。   公元前十一世纪,传说中国周朝建立测景台,最早测定黄赤交角。   中国《诗经·小雅》上有世界最早(公元前776年)的可靠的日食记事。   自公元前722年起,直至清末,中国用干支记日,从未间断。这是世界上最长久的记日法。   公元前约700年,中国甲骨文(河南安阳出土)上已有彗星观察的记载。   公元前七世纪,中国用土圭测定冬至和夏至,划分四季。   公元前687年,中国有天琴座流星群的最早记录。   公元前611年,中国有彗星的最早记录,这个彗星即后来得名的哈雷彗星。   公元前七世纪,巴比伦人发现日月食循环的沙罗周期。   公元前六世纪,中国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公元前585年,发生第一次被预测的日全食(古希腊 泰勒斯)。   公元前440年,发现月球的位相以19年为周期重复出现在阳历的同一日期(古希腊 默冬)。   公元前五世纪,提出日月星辰绕地球作同心圆运动的主张(古希腊 欧多克斯)。   公元前五世纪,论证大地是球形的,认为晨星和昏星是同一颗金星。并提出银河是由许多恒星密集而成的(古希腊 巴门尼德、德谟克利特)。   公元前五世纪,提出月食的成因,并认为月球因反射太阳光而明亮(古希腊 阿那萨古腊)。   公元前350年左右,战国时代,编制了第一个星表,后称“甘石星表”(中国 甘德、石申)。   公元前350年左右,战国时,已认识到日月食是天体之间的相互遮掩现象(中国 石申)。   公元前四世纪,《天论》一书发表,提出地球中心说(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四世纪,提出宇宙的原子旋动说,认为宇宙是在空虚的空间中,由无数个旋动着的、看不见的、不可分的原子组成(古希腊 德谟克利特)。   公元前三世纪,第一次用天文观测推算地球的大小(古希腊 埃拉托色尼)。   公元前三世纪,第一次测算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距离的比例,太阳、月球和地球大小之比,又提出太阳是宇宙中心和地球绕太阳运转的主张(古希腊 亚里斯塔克)。   公元前二世纪,西汉《史记》中《天官书》一篇是最早详细记载天象的著作(中国 司马迁等)。   公元前二世纪,编制了第一个太阳与月亮的运行表和西方第一个星表;发现岁差,划分恒星的亮度为六个星等(古希腊 希帕克)。   公元前二世纪,中国汉朝采用农事二十四节气。   公元前134年,中国汉朝《汉书·天文志》有新星的第一次详细记载。   公元前104年,汉朝编造了《太初历》,载有节气、朔望、月食及五星的精确会合周期。这是中国历法的第一次大改革,但精度较差(中国 落下闳、邓平等)。   公元前一世纪,西汉发明浑仪,用以测量天体的赤道坐标 (中国 落下闳)。   公元前46年,罗马颁行儒略历(旧历)。   据《汉书·五行志》记载,公元前28年,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公元元年 ~ 公元1500年   一世纪东汉时期,创制黄道铜仪,并发现月球运行有快慢,测定了近点月(中国 贾逵)。   一至二世纪东汉时期,创制成水运浑天仪(即浑象仪或天球仪),测出太阳和月球的角直径都是半度,黄赤交角为24度。提出月光是日光反照的看法。在《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中,总结了当时的“浑天说”(中国 张衡)。   二世纪,编制成当时较完备的星表,并首先发现大气折射星光现象(古希腊 托勒密)。   二世纪,《伟大论》中用本轮和均轮的复杂系统,详细阐述“地球中心说”(古希腊 托勒密)。   230年前后,三国魏时发现日、月食发生的食限,并推算月食分数和初亏的方位角(中国 杨伟)。   330年前后,晋朝发现岁差,测定冬至点西移为每五十年一度,比西方准确。并作《安天论》,认为天之高不可量,但仍有其极限,诸天体自由运动于此极限之下(中国 虞喜)。   四世纪,后秦时发现大气折射星光的现象,并给予正确解释(中国 姜岌)。   五世纪南齐时,编制了《大明历》,首次把岁差计算在内,并精确测定了交点月和木星一周天的时间,是中国历法的第二次大改革(中国 祖冲之)。   六世纪,北齐时发现冬夏太阳运行有快慢(中国 张子信)。   中国民间流传隋朝丹元子著《步天歌》七卷,对当时普及天文知识起了很大作用。七世纪,唐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