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亲述:当年能去莫干山开会运气太好.doc

[张维迎亲述:当年能去莫干山开会运气太好.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维迎亲述:当年能去莫干山开会运气太好

张维迎亲述:当年能去莫干山开会运气太好 关闭 2014-06-10 08:51:21 来源:搜狐财经 手机客户端 保存到博客 大|中|小 打印   1984年,是改革的小高潮年。莫干山会议成为改革的标志之一。转眼30年过去了,莫干山时代曾被提出改革观念和目标,有些已经实现,有些已被证伪,还有更多的问题尚未解决。重启改革之后,人们需要从历史中寻求智慧,从改革传统中寻找更好的改革路径。1984年的故事也提醒我们,改革重在行动。 为了纪念莫干山会议成功召开三十周年,搜狐财经、人文经济学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将于6月21日共同举办莫干山:1984的创新和动力——2014搜狐财经夏季峰会。是回顾,也是前瞻:30年前,随着观念革新,老百姓大下海,造就中国第一波经济奇迹。今天,政府应该做什么,才能推动整个社会,去创造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目前该活动正在火热报名中,如需报名请点击进入:观众招募热线 同时,在活动前期,我们集中回访了诸多权威学者和专家,他么不仅是当年这次会议的关注者和参与者,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见证人,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为您呈现他们的精彩观点,带你走进他们的记忆,去回顾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本期嘉宾:价格双轨制理念提出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 1 能去莫干山开会运气太好   搜狐财经:到1984年,通知您去莫干山开会的时候,您知道为什么选择您吗?   张维迎:它是一个全国公开的活动,在经济日报各种报纸征集参会者。那时候我在北京做论文,得知要开这么一次会议,大家自己去投稿。大部分是不认识的人。我自己把这篇文章试了一把投进去,后来就选上了。我们陕西就选了5个人。全国就120多个个人,陕西5个已经算不错了。陕西5个人里面,当时是研究生的人好像就我一个人。   我想这个背景讲起来长一点。我理解,为什么当时搞这个事?因为在传统上在中国论资排辈,在经济学上讨论问题能发表文章,有机会说话的基本都年龄比较大,老资格的,老的四大经济学家,还在社科院经济所那些经济学家,他们发表文章比较容易,说话也有机会。到了1984年的时候,可能从上一辈领导人角度来看,他们有好多问题、困惑,但是没有人能够给他们提供答案。这个时候对年轻人来讲,也许这些没有受过太多传统思想训练的人反倒可以异想天开,他比较自由,可能提出一些这些人提不出的东西。所以他们就搞了这样一个东西,其实我想就是想发现人才,为改革提出有价值的观点的人。   但是仅仅靠认识的人,可能渠道很有效,所以他们就搞了全国公开征文,听说征到1300多篇文章,最后选了120多人。我只是接到通知了。这是一个很难的机会,那时候在杭州莫干山,我也从来没去过那儿,也蛮兴奋。   我记得在后来开完会之后,组织会议的这些人后来变成朋友,就很熟了,就去他们那儿来看类似审稿的一些记录。当时我那个稿子,初审人写的是“此稿不用”,给枪毙掉了。后来他们选完之后不够,把枪毙掉的稿子有些再拿出来重审。二审有一个意见“此文很好,建议录取”,就是这个意思。这个东西也是一个幸运,如果第一批选稿选够了之后,没有第二批选稿,我就没这个机会了。   搜狐财经:就跟您考大学一样。   张维迎:对,我考大学也是扩招才进去的。参加莫干山,至少是第二次再筛的时候才筛选进去的。 1   在莫干山突然成了明星   搜狐财经:莫干山会议的时候,在您的印象中,价格这一方面,放派是不是只有您一个人?   张维迎:这个很难说。讨论肯定是以我为代表。在当时的情况下,有人研究价格,但是我相信会议的论文本身就是像我这样可能没有第二个。   搜狐财经:您是最激进的?   张维迎:对。我刚才就说,完全是一个理念的改变。过去基本理念讲价格是调,大调小调还是中调,按生产价格调还是按劳动价格调。   当时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就是周小川、楼继伟、李剑阁,他们三个人写的一篇文章。周小川是清华的博士生,楼继伟和李剑阁都是社科院研究生,他们文章的核心就是价格改革小步走,财政不拿钱。当时价格改革还有一批人说出现通货膨胀政府就要补贴,你要价格上涨了粮食所有价格上涨了,政府拿补贴,财政负担不了。他们说小步走,财政不拿钱。这个价格为什么成为会议所有七个组里面争论最激烈、影响最大的一个会议,就是因为它完全提出全新的思路。   我的文章有一个小标题,就是“不能把价格改革的宝押在价格调整”,那时候大家老说押宝,把希望都寄托在这儿,我就是批判这个东西。   问题是为什么大家能接受?确实因为调整已经炒了这么长时间,国务院价格中心已经计算了好几年,问题为什么就动不了?传统的思路已经搞得看不到希望,我无非在这个时候给大家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来。因为你不能那么去思考,不能靠调整。大调也好,小调也好,这种思路完全错了。唯一的思路你要逐步放开它,从边界上放开它,形成双轨价格,计划内的最后

文档评论(0)

caiyl99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