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石圈与地壳的变动岩石圈与地壳的变动
第二章 地球的圈层结构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 岩石圈与地壳的变动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地壳组成的化学元素,火山和地震的基本概念及其分布,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种岩石类型的区分及基本特征,褶皱和断层等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掌握岩石圈的范围。
2.学会读简单的地质构造图判断背斜、向斜、断层等地质构造,读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了解地震分布的一般规律。
3.通过岩石圈与地壳变动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具有事物总是不断运动与发展及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总是不断深入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
1.岩石圈的范围、褶皱和断层的判断、火山地震的分布。
2.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教学难点
1.背斜、向斜、断层等地质构造的判断。
2.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火山地震分布等一些地理现象。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一)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岩石圈的范围、厚度
【提问】地球内部三大圈层中有哪些部分是由岩石组成的?
地壳和上地幔软流层以上的部分是由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厚度约 70-150KM 。
岩石圈的组成 :
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岩石圈
主要为氧,其次为硅
岩石的类型:
由一种或几种矿物按一定规律形成的集合体称岩石。
类型 特征 成因 典型岩石 岩浆岩 矿物晶粒、气孔 内力 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 层理构造(常含化石) 外力 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变质岩 片理构造 变质 大理岩、片岩、板岩 (二)地壳的变动
沧海桑田,海枯石烂,这已不再是传说中的神话,我国科学家根据大量的地质考察资料、生物化石和历史文献提出,黄海 10 万年来几度剧烈变化就是最好的佐证。在经历了漫长的“淡水湖——黄海湖”之后,距今 10-7 万年,全球气候变暖,大量陆地冰川融化,海平面迅速上涨,“黄海湖”逐渐咸化,最终完全被海水占据。距今 3-1.2 年间,最大水深仅 100M 左右的黄海完全干涸成陆地。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海变成了天广地阔的大草原,距今 1.2 万年后,气候回暖,现代黄海轮廓基本形成。
(1)褶皱
岩层受力会发生弯曲变形,当受到的力超过所能承受的限度时,便会发生断裂,沿着断裂面岩层发生相对位移,发生岩层的变位。这就形成了地质构造的两种最基本形态——褶皱和断层。背斜和向斜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态,地垒和地堑是断层的两种特殊形态。
地质构造 岩层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形成地形 背斜 向上拱起 中心部分较两翼部分老 山地 向斜 向下凹曲 中间部分较两翼部分新 谷地 在野外考察时,有时从地形上可以看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原因:背斜顶部受到张力,物质易受侵蚀,反而成为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力,物质不易被侵蚀,同围岩层被侵蚀后向斜部分反而成为山地。
(2)断层
岩层形态 地形 实例 地垒 中间的岩块相对上升 块状山地 庐山、泰山 地堑 中间的岩块相对下降 裂谷、凹陷地带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教师举一些实例:矿井在背斜、向斜上钻井,哪个钻起来较容易些?建铁路在地质上应该注意些什么?找水源在哪种地质构造处较易找到?
(3)地震
a.地震的形成、分类
岩层在内力作用下不断地发生倾斜、弯曲,当超过岩层能够承受的限度时,便会发生断裂、错位,地球内部的能量便迅速释放,产生地面震动,这是构造地震。火山喷发引起的地壳震动称为火山地震。全世界大多数地震属于构造地震
90% 。
b.震中、震源、震级、烈度
震源:岩石圈发生断裂、错位引起地震的地方
震中:和震源相应的地面上的点
震级: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每升高一级,能量增加约 30 倍, 5 级以上的地震是破坏性地震。
烈度:地面遭受破坏的强弱程度。
c.震级与烈度关系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有多个烈度。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这指的是一般情况,但烈度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如1960 年墨西哥的阿尔迪尔城发生 5.8 级的地震, 15 秒内,较大的建筑物全部倒塌,震源深度为 3-5KM , 1975 年我国海城发生了 7.5 级地震,但造成的破坏程度反而没有以上例子大,震源深度为 16KM 。另外,还与地面建筑物的牢固程度、地质构造等有关。
介绍地震时人的感觉,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并由学生分析地震时作为震区的人该注意的事项,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d.地震按震深浅的分类:
浅源、中源、深源地震,其中震源深度在 20KM 以内的浅源地震造成的破坏性最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