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课程与草根专家转自微课程与草根专家转自
微课程与草根专家转自《新时代教育杂志》
???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 我知道“微课程”又被人们称为“微课”。从去年开始,随着颠倒的课堂(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课程作为颠倒的课堂的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受到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您作为国内微课程创始人,能否给我们讲讲您眼中的“微课程”是什么样的呢?
李玉平(以下简称“李”):?微课程只是把学习内容以一种好玩的方式呈现出来。现在大家都在进行教育改革,改革真的很累,于是我们就想调整老师的心态,让老师快乐,要学会微笑,要微笑的面对生活微笑的面对课堂。大家也许会意识到我们特别想创造一种如此的情境,把一些学习内容转化成这样的方式,让大家在享受学习,在非常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完成一次学习,这就是我研究微课程的初衷,也是它原本的样子。
记者:无论是作为一种教师个人成长的方式,还是作为一种培训方式,为什么会受到众多教师和教研部门的热捧?它与之前传统的教研培训方式有何本质区别?
李:新课程改革以来,从教研员到教研室主任,再到现在的专业研究者,在“被培训者”与“培训者”的转换与循环中,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新的体验:一般认为“理念”决定“行为”,只要理念转变了,行为自然会跟进。所以培训课程的结构大多是这样的:背景——现实存在的问题,改革的迫切性;理论——新课程的理论体系、结构等;操作——基于理论的案例、操作办法。
从表面上看顺理成章,但现实却复杂得多:每位教师的头脑中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统”,它从宏观上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众多专家的理论,一下子进入教师头脑中,与原有的“系统”对接时,会经历一个选择、分析、淘汰、嵌入的过程。处理不好,常常会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都“吸收”,于是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像无头苍蝇一样,撞来撞去,最终找不到自己;另一种是索性将自己屏蔽起来,从而“刀枪不入”。
大家对“合作学习”都认同,但是合作学习中遇到的以下问题却不一定能处理好:课堂纪律不好管理、学生讨论没有深度、教学时间不够、学生矛盾与冲突增加……这些问题如小草一样不断生长,一个问题刚刚解决,另一个新问题又来了。当这些问题不能顺利解决时,教师往往还会回到老路上。
微课程则换了一个角度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将理论暗含到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中,在对它们的层层剖析、梳理中,将新的理论不知不觉地浸入教师已有的系统中,并不知不觉地开始影响其行为——所谓“将理论倒过来讲”。
?
微课程,让教师主动起来
记:您认为研究是一项快乐的事情,而如今更多的老师是感觉到疲倦,疲倦来源于我们学校的形式过于死板,您是怎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呢?
李:实际上我从03年就开始研究这个话题,一开始大家的热情非常高,但是往下推的时候就推不下去,我们请了全国很多专家,最后专家自己讲的非常好,老师越听越痛苦,越听越困惑,不知道我们该怎么做。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得开始思考,我们变革的突破点在哪儿。现在的问题是不是理论的问题呢?现在想来理论绝对有问题,我们的理论研究者过于理论,我们的实践有没有问题?也有问题,我们的实践是萝卜炖萝卜,还是萝卜。我们的理论和实践不通,我也不知道我的理论从哪来得,反正拿来一套东西,你们用吧,我的实践又和我的理论对接不起来,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想到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怎么样寻找突破点呢?我们也想请专家也想请教授,请来了还是那一套,我们就想,那我们自己来吧,但我们自己来也感觉不行,然后就是绕在课里,我们没有从根上解决问题。几百个老师听一节评一节谁也评不过来,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听一节评一节,往往就在那个点上,也把我们的视角局限于那个点上。当我们局限于一个点,跳不过这个点的时候永远就只能就事论事,大不了就是就小事论比它稍大点的小事,这是我研究微课程最开始的做法。
记:您说要想办法让教师脱离“被动”,主动参与教研和培训,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容易。
李:第一,主动嵌入。微课程化整为零,每集虽然只一个小点,但结构完整,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选择学习,选择实践。第二,引领实践。微课程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基于一个问题,层层深入,策略水到渠成,虽然只有5分钟,但引发的思考并不少。
许多学校把它引入教研活动。比如学校组织“合作学习中,怎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的教研活动,大家提出的多是“奖励分数”、“语言激励”、“随机发言”等策略,思维局限在教师教的行为改善的层面,并思考除了教师的教,还有同伴的作用、自我的调整等角度。视角宽了,研讨自然会深入。用微课程引领,简单方便,而且信息衰减少。
记:您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吗?
李:我去丽江古城一中做了这样一个培训活动,首先我了解到教师们的问题:教师的热情、工作的状态、教师的课堂、教师的班级管理、家校合作、高考的压力。我就列出了这么几个大的主题,观课议课、高考的策略、学生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