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我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纵观数千年的国内外农业史,我国的农业的过去和未来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全国平均来看,2025 年实现农业 2.0;黑龙江地区农业规模化走在前列,初步达到农业 2.0:
关注农林牧渔的读者,如果想加入“农林牧渔专业讨论群”,请即回复后台“农业”,我们审核通过后将尽快将您安排加入到相应的微群讨论组中。谢谢您的光临,大公馆欢迎您!
农业 1.0 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小农经济时代;
农业 2.0 是机械化生产为主、适度经营的“种植大户”时代;
农业 3.0 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
我国农业 1.0 到 2.0的后半场加速:从 1.0 到 2.0 的跃升本应该是自然缓慢演进的,但这些情况并未在我国明显出现,原因就在于过去的城市化进程给我国留下了畸形的人口结构,很多流动人口并未从农业生产中真正解放出去,农业生产的主体仍然太多,生产规模无法扩大,农业生产只能维持在比较原始的状态。然而,正所谓“厚积薄发”,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劳动力短缺带来的农村人口加速转移将还上过去欠下的“账单”,农村人口减少会“后半场加速”,我国未来从农业 1.0 到2.0 的进程大概率会很快完成。
从农业 1.0到 2.0的进程中,值得关注的是农资板块: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成本效益观念增强,农民会对正在使用的现有品种生产资料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些能够提供更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厂商将更加受青睐,这将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提升行业的集中度。重点关注大北农、登海种业等优质农资公司。
农业 2.0 到 3.0的跃升将是加速的:小农经济的减少为规模化提供了最初的发展空间,而当规模化开始成为一种常态后,其内在的规模经济将趋势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一个通俗的理解就是,地大了,农民照顾不过来了,这个时候把科技植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就会产生额外的效益。而当更多的物质和服务进入到农业生产时,规模效益就会不断发酵,从而加速规模化,不断把劳动力排除出去。
从 2.0到 3.0 将是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孕育更多机会:农业 3.0 的生产端将是规模化、机械化、科学化;而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整个链条的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将不断加强,这与当前的状态相比将是革命性的变革,在整个产业链的革命性重构中蕴含巨大的投资机会。首先关注谁能担当产业链的重构者,我们更加看好拥有市场和渠道资源的下游企业向上游生产环节的延伸,重点关注极具大粮商潜质的象屿股份;其次,大型农机、高壁垒农资和服务、农业信息装备和技术的发展非常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土地经营规模化进度低于预期。
我国农业发展的 1.0、2.0 和 3.0
纵观数千年的国内外农业史,我国的农业的过去和未来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
农业 1.0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小农经济时代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面积少,不论是传统社会的小农经营模式还是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
小农经济是以个体家庭为主要单位,农业经营规模不大的一种经济形态,其本质特征是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我国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即在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普及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之后。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社会属性,即封建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小农经济和社会主义小农经济。虽然劳动工具经历了从畜力到小型机械的变迁,但小农经济仍是以体力劳动为基础或起决定性作用的。
农业 2.0是机械化生产为主、适度经营的“种植大户”时代
农业经营大户包括家庭经营制的个体大户、雇工经营制的农场大户、合作(合伙)经营制的组织大户和公司经营制的企业大户四种类型。
目前各地一般划定“大户”主要看其规模,如种植业大户以亩数计,养殖大户以头数计,农产品加工大户以投资额计,营销大户以销售额计,“四荒”开发大户以亩数计。
有学者在研究水稻农户时,把水稻生产规模小于 5 亩称为小户,5-10 亩成为一般户,10-50 亩称为大户,50 亩以上的成为规模户四类(廖西元等 2004);
部分学者用 15 亩作为标准来划分农户的规模类型(张建杰 2008);
也有学者认为 10 亩及以上是一个重要的规模标准(张忠根和史清华 2001;李岳云等1999);
有的学者将 2 公顷(30 亩)作为小农生产与大农生产的基本分界线(向国成等 2002);
也有的学者把 3.33 公顷(50 亩)作为衡量大户的标准(周波 2010;李晓明等 2008);
还有很多学者选择了 100 亩经营规模为大户的参考标准,如朱红根等(2008)、周曙东等(2008)。
原中央农业政策研究室和国家统计局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