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一、揭示课题。 1、出示“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一句,齐读,思考:这是谁说的?是什么时候说的? 2、从这句话中,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了解他吗?(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肖邦) 教师总结:我们在介绍人物时要抓住主要信息。 3、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近肖邦,认识肖邦。(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读题,对课题进行质疑。)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⑵努力联系上下文或根据具体语境理解生词。 2、昨天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或者说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研读第一自然段。 1、思考:肖邦那么爱国,为什么又要离开自己的祖国?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 ⑴简介当时背景,讨论交流。 ⑵相机理解“列强”“瓜分”“陷入”等词语。(瓜分:像切瓜一样分割;深渊:很深的水。文中比喻波兰人民遭受的苦难很重。 (3)他想离开自己的祖国吗?你从书本上哪个词能够看出来?(不得不)读读这句话。出示。 2、肖邦离开祖国的心情怎样?(悲愤)指导朗读,体会肖邦当时的悲愤之情。 四、研读第二自然段。 相机板书(咏唱送别曲 老师的叮嘱 赠送银杯) 1、当波兰十分之九的领土落到沙皇俄国手里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忍痛离国(相机板书:忍痛离国)就在肖邦离国祖国波兰的途中,发生了感人的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轻读第二自然段。   2.指名说。(相机板书:师生送别)   3.在这深情离别的时刻,文中哪个画面最令你感动?再去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来。   4.交流:   (1)“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这埃四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   师:面对着自己朝夕相处而又即将远走异国他乡的同学肖邦,此时,送行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他说。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你会对肖邦说些什么呢?   出示:“即使你远在他乡,。”   师:我想,同学们的千言万语,都化作了那首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的歌词。出示歌词:   “不论你在哪里逗留/不论你在哪里流浪/愿你永远不会把祖国遗忘/愿你怀着一颗温暖志诚的心/永远不停对祖国的爱/”   师:读歌词,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依依不舍、浓浓的爱国之情)   师:让我们将这依依惜别的情感,浓浓的爱国情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2)“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   师:你能读好这段话吗?从中你又读出了什么?(深厚的师生情、满腔的爱国情)   指导朗读。   (3)“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   师:如果没看课文,你觉得埃斯内尔送给肖邦的特殊礼物会是什么?为什么?   师: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波兰的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从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告诉弟子,时刻不要忘记自己的波兰人,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用心良苦)   5.面对老师和同学的深情送别,肖邦又是怎么表现的呢?引读:当老师和同学咏唱《即使你远在他乡》为他送别时,肖帮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埃斯内尔把盛满波兰泥土的银杯作为特殊礼物送给他时,肖帮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银杯时,肖帮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肖邦始终没有说话,他真的没有话说吗?不!他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老师和同学诉说!他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将肖邦心中所想说的话写下来。   6.交流。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3-4自然段)   师:肖邦带着对祖国的千般依恋,对老师和同学的万般不舍,登上马车,离开了波兰首都华沙。可是,就他离开祖国的那几天,发生了一件令他悲愤欲绝的事。到底是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1.自读思考。   2.交流。追问:什么叫悲愤欲绝?肖邦“悲”的是什么?“愤”的又是什么?(悲的是起义失败,波兰人民又将陷入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愤的是沙皇俄国的侵略暴行)从中你读出了什么?(肖邦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与热爱)   3.欣赏《革命练习曲》片断。   师: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波兰人民从此就放弃了吗?没有。作为波兰人,作为音乐家,肖邦与敌人作斗争的最佳方式就是——音乐。他要通过那催人奋起的旋律来表现波兰人民的哭喊与抗争。接下来他是怎么做的呢?   4.默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肖邦废寝忘食地工作,没了时间的概念)   5.师:就是在这样一种忘我的工作状态下,肖邦还在时刻思念着祖国。(相机板书:日夜思念)   四.学习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