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生物膜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生物膜法

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生物膜法 教学要求: 掌握生物膜法的微生物学特征和工艺特征 掌握高负荷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以及生物转盘三相传质和工艺运行特点。 掌握生物接触氧化特点及其工艺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生物膜——是使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一类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藻类、真菌一类的真核微生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殖,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 生物膜法:污水经过从前往后具有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从表至里具好氧→兼氧→厌氧的生物处理系统而得到净化的生物处理技术。 一、生物构造及其对有机物的降解 1 生物膜的构造特征 生物膜(好氧层+兼氧层+厌氧层)+附着水层(高亲水性)。 2 降解有机物的机理 微生物:沿水流方向为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的食物链或生态系统。具体生物以菌胶团为主、辅以球衣菌、藻类等,含有大量固着型纤毛虫(钟虫、等枝虫、独缩虫等)和游泳型纤毛虫(楯纤虫、豆形虫、斜管虫等),它们起到了污染物净化和清除池内生物(防堵塞)作用。 污染物:重→轻(相当多污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寡污带). 供氧:借助流动水层厚薄变化以及气水逆向流动,向生物膜表面供氧。 传质与降解:有机物降解主要是在好氧层进行,部分难降解有机物经兼氧层和厌氧层分解,分解后产生的H2S,NH3等以及代谢产物由内向外传递而进入空气中,好氧层形成的NO3--N、NO2--N等经厌氧层发生反硝化,产生的N2也向外而散入大气中。 生物膜更新:经水力冲刷,使膜表面不断更新(DO及污染物),维持生物活性(老化膜固着不紧)。 二、生物膜的主要特征 1 微生物相方面的特征 参与净化反应微生物多样化; 食物链长,污泥产率低; 能够存活世代较长的微生物; 可分段运行,形成优势微生物种群,提高降解能力。 2 工艺方面的特征 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适应性; 污泥沉降性能好,宜于固液分离; 能处理低浓度污水; 易于维护管理、节能。 3 与活性污泥法相比 活性污泥法系人工强化生物处理系统,生物量大,处理能力强,而生物膜法更趋于自然净化原理。 活性污泥法为人工强化三相传质,生物膜法趋向浓度差扩散传质,传质效果较活性污泥差,处理效率较活性污泥差。 适于工业废水处理站和小规模生活污理厂。 第二节 生物滤池 一、普通生物滤池(现在少见,只需要了解) 1 构造 池体、滤料、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P204 图5-2)。 池体:一般深2~2.5m,池壁超高0.5~0.9m(防风),其底部为承托层(排水系统和大块滤料(起支撑、排水以及通水)中部为工作层(掛膜),上部为配水系统,壁可设孔也可不开孔,开孔在冬季有影响。 滤料:碎石、卵石、炉渣、焦炭等,总厚度1.5~2.0m,其中工作层1.3-1.8m,粒径20-40mm;承托层0.2m,粒径70~100mm。这种滤料比表面积较大,且较粗糙,易掛膜,孔隙率一般,利于供氧与传质,且易就地取材,但材料比重大,荷载重,工作层不厚,工作效率不变,占地大。 布水装置:固定喷咀式布水系统——即投配池、布水管、喷咀组成。污水流入投配池是连续的,但布水是间歇式,喷水周期5~8min。 投配池内设虹吸装置(间歇供水,使滤料排水后间歇充氧,生物膜再生)。排水干管布设在滤池表面下0.5~0.8m,支(竖)管依据喷咀服务半径设置,高出滤料之上0.15~0.2m,竖管上安装喷咀,通过喷咀均匀布水。 排水系统:包括渗水装置、汇水沟、总排水沟(或集水槽),见图5-2,汇水沟i=0.01~0.02(横向)、集水槽i=0.05~0.01(纵向-书中出错)。作用:排放处理后出水,保证间歇阶段的通风(底部h≥0.6m);汇水沟宽0.15m,间距2.5~4.0m(与布水间距一致);排水沟内流速>0.7m/s; 渗水装置可以是大块滤料,也可以是图5-4混凝土板,渗水装置排水口面积占滤池总面积的20%以上。 二、高负荷生物滤池 1 特征 通过限制进水BOD值(≤200mg/L)或采用处理水回流,均化水质,提高或加大水力负荷(10倍),及时冲刷和更新过厚生物膜,保持较高生物活性,改善处理环境状况(抑制厌氧、减少臭味散发)。 2 工艺流程 (1)一段法 部分污泥回流。(见P207图5-5共5种典型流程) 工艺1:污泥回流初沉池,滤池出水回流滤池,利于改善水力负荷,减轻二沉池负荷。 工艺2:污泥回流初沉池,二沉池出水回流过滤池,(较工艺1比,二沉池负荷略重)。 工艺3:污泥与二沉池出水同时回流初沉池,加大初沉池负荷(二者回流量大)。 工艺4:具有吸附再生工艺特点,但出水水质差,初沉水力负荷大。 工艺5:滤池出水与污泥均回流到初沉池,初沉水力负荷大 (2)二段法 当污水浓度较高时或对处理出水要求较高时,建议考虑。(见P208图5-6、7)。 二段法强化了优势生物

文档评论(0)

xuetingt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