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PT课件:电子控制技术[PPT课件:电子控制技术[PPT课件:电子控制技术
几个中国古代人文故事与现代博弈论 引 言 作为一门学科,博弈论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博弈的思想可以追溯上千年 具有灿烂文明的中国古代文化,其中的优秀成果在今天看起来,对我们仍有很多启迪。 这里从博弈论角度,选择几个著名事件,进行一些分析、阐述 引 言 所见到的文献,多数从古代军事家行为进行分析,如田忌赛马等。 这里的分析则偏于人文领域事例。 事例1:子非鱼 《庄子.秋水》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女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事例1:子非鱼 惠子是庄子的好友,两个人非常喜欢辩论。从前面文字上看, “子非鱼”辩论显然没有结束,但文字记载到此为止。 这一段文字,吸引了哲学、文学等领域众多学者的兴趣。这里对此不做过多涉及。 这里就两个议题,利用博弈论相关知识进行阐述。 事例1:子非鱼 议题1:共同知识 博弈论中一个著名的假设是“共同知识”(某信息)某参与人知道,其他参与人知道某参与人知道,某参与人知道其他参与人知道某参与人知道…以此类推乃至无穷。 显然“鱼之乐”并不是庄子与惠子的共同知识,按照庄子的逻辑,“鱼之乐”是私人信息,因此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以此反击惠子的诘难。 事例1:子非鱼 议题2:不完全信息 由于存在着只有一方知道的信息(鱼是否快乐),因此庄子与惠子间进行的是不完全信息博弈。 事例1:子非鱼 议题2:不完全信息 事例1:子非鱼 议题2:不完全信息 事例2:三个和尚没水吃 “一个和尚拎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是中国非常有名的俗语。 是否可用博弈论语言,来解释上述现象呢? 为便于分析,下面我们对和尚吃水问题重新描述 事例2:三个和尚没水吃 由n个人组成的人群,一件事情(比如打水)须由一个人做,每个人都知道这个事实,但都希望其他人去做这件事。为便于具体分析,假设每个参与人的支付状况为 1,如果谁都不做这件事情 3,如果自己做这件事情 4,自己不做但其他人去做这件事情 事例2:三个和尚没水吃 该博弈有n个纯策略纳什均衡:恰好有一个人去做这件事情 当n增大时,纯策略数目将相应增多 在实际中,哪一个纯策略均衡将会发生? 事例2:三个和尚没水吃 当人群中成员彼此存在差异时,这n个纳什均衡的实际发生可能也存在“聚点”(focus point)。比如,社会规范可能要求人群中最年轻的或社会地位最低的去做诸如“打水”的事情。 如果成员彼此差异较小,则无法预测哪个纯策略纳什均衡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道理。 事例2:三个和尚没水吃 当人群中成员彼此存在差异时,这n个纳什均衡的实际发生可能也存在“聚点”(focus point)。比如,社会规范可能要求人群中最年轻的或社会地位最低的去做诸如“打水”的事情。 如果成员彼此差异较小,则无法预测哪个纯策略纳什均衡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道理。 事例2:三个和尚没水吃 在考虑一种所谓“对称策略”,即n个参与人都采用同一种策略。这适于描述n个成员彼此无差异(或差异较小)的情况下,各成员的策略选择。 在“对称策略下”,前述问题不存在纯策略对称均衡 我们来分析在混合策略意义下,是否存在一个均衡 事例2:三个和尚没水吃 以“和尚打水”为例,令p为每个人去“打水” 的概率,当n≥2时,则 如果自己去打水,支付水平为3 如果自己不打,则所有人不打水的概率为(1 - p ) n-1,支付水平为1 自己不打水,其他 n-1个人至少有一个人打水的概率为1 - (1 - p ) n-1,支付水平为4 事例2:三个和尚没水吃 于是最佳p的确定应该是“打水”与“不打水”的期望收益相同,即 3 = (1-p)n-1 +4[1-(1-p)n-1] 即p=1-(1/3)1/(n-1) (n≥2) 从上式不难看到,随着n增大,p值在减小,即p是n的减函数。 事例2:三个和尚没水吃 那么,“至少一个人打水”的概率,随着n增加的变化情况怎样? 给定每个人打水概率为p, 所有人不打水的概率为(1-p)n,于是至少有一个人打水的概率为 1- (1-p)n=1- (1/3)n/(n-1) 上述数值随着n的增大,同样变小。见表1 事例2:三个和尚没水吃 事例2:三个和尚没水吃 上面分析可以推广到其他事情,如人员合理组合、见义勇为事件减少的解释、公共产品的建设等。 请大家作为课后练习选择其一。 * 惠子认为:“子固非魚也,子不知魚之樂”。惠子的意思是,异类间是不能了解彼此思想的。这个判断,相当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的Harsanyi 转换:对于整个人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