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沂电脑设计培训欧洲现代平面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一、发热概论 1、正常体温 2、发热的概念 3、生理体温变化及影响因素 4、发热待查的定义 5、发热的机理 6、致 热 原 二、发热待查的诊断 1、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总体分类 2、热程与疾病 3、热型与疾病 4、发热待查的的相关线索 5、特殊特征与发热诊断 6、辅助检查及化验 7、诊断性治疗 (2)慢性发热 起病较缓,持续2周以上的发热,称为慢性发热常见于伤寒、败血症、深部脓肿、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胆道感染、结核病、风湿热、布氏杆菌病、肿瘤及红斑狼疮等。 发热诊断的相关线索1 药物和有毒物质接触史:药物热、烟雾热(polymer fume fever 吸入聚合物热解产物所致的以发热为主的疾患 ); 蜱接触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HGA、落基山斑点热、莱姆病; 动物接触史:鹦鹉热、钩体病、布鲁菌病、弓形虫病、猫抓热、Q病、兔咬热; 肌痛 :旋毛虫病、亚急性心内膜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关节炎、 家族性地中海热、多发性肌炎; 头痛 :间歇热、兔咬热、慢性脑膜炎/脑炎、疟疾、布鲁菌病、中枢神经系统脑瘤、落基山斑点热; 神智异常:类肉瘤性脑膜炎、Takayasu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落基山斑点热; 心血管异常:亚急性心内膜炎、 Takayasu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落基山斑点热。 发热诊断的相关线索2 干咳:结核、Q热、鹦鹉热、伤寒、肺部肿瘤、落基山斑点热、急性风湿热; 眼痛和视力异常:一过性动脉炎、亚急性心内膜炎、 间歇热、脑脓肿、Takayasu动脉炎; 消耗:肿瘤、淋巴瘤、巨细细胞病毒感染、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弓形虫病; 腹痛:结节性多动脉炎、脓肿,家族性地中海热、卟啉病,间歇热、胆囊炎; 背痛:布鲁菌病、亚急性心内膜炎; 颈痛:亚急性甲状腺炎、一过性动脉炎、化脓性颈静脉炎。 5、特殊特征与发热诊断 面 容 皮疹、粘膜疹 淋巴结肿大 SFTS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SFTS,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在有蜱活动的丘陵、山区(林区)工作或生活史;直接接触过危重患者的血液等体液。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个别重症病例可出现皮肤瘀斑、出血,伴多脏器损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实验室检测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CK、CK-MB、乳酸脱氢酶 * (1)面 容 酒醉貌、伤寒面容、蝶形红斑、口围苍白等 口 唇 疱 疹 多见于:大叶性肺炎、间日疟、流行 性脑膜炎等 一般不见于:小叶性肺炎、干酪性肺 炎、恶性疟和结核性脑膜炎 * (2) 皮疹、粘膜疹 玫瑰疹(roseola) 、巴氏线(Pastia lines.可以同时有杨梅舌和口周苍白,呈皮折红线 )、柯氏斑(Koplik氏斑) 、搔抓状出血点 特征性皮疹: 慢性移行性红斑:莱姆病 淡紫色眼睑Gotton 征:皮肌炎 皮下结节:结节性脂膜炎 *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可见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兔热病、弓形虫病、HIV感染,以及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结缔组织病等 局部淋巴结肿大可见于: 局限性感染、恶性淋巴瘤、恶性肿瘤的转移等 (3)淋巴结肿大 * 6、辅助检查及化验 血、尿、粪常规,胸片、B 超、血沉等 感染病 血、中段尿、粪、骨髓及痰等病原体培养;冷凝集试验、嗜异凝集反应、肥达反应、外斐试验、结核菌素试验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C反应蛋白;咽拭子、痰、尿、粪涂片查真菌;痰、粪涂片查寄生虫卵;影像学检查感染病灶等 结缔组织病 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狼疮细胞等;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皮肤肌肉或肾组织活检;肌电图等 恶 性 肿 瘤 CT、MRI、同位素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胃镜、肠镜等内镜检查;骨髓、淋巴结及相应组织穿刺活检或手术探查、AFP 、本—周蛋白等 * ① 应尽可能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于畏寒、寒战期多次采血 ② 采血量应在8 ml以上,兼顾厌氧菌及 L-型细菌 ③ 已接受抗菌素治疗的病人,必要时可停药48~72小时后采 血培养或取血凝块培养 ④ 对疑诊感染性心内膜炎者,采动脉血培养可提高检出率 血培养标本采集要求 *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 轻度增多:可见于猩红热、何杰金病、结节性多动 脉炎及药热等 明显增多:常见于寄生虫病或过敏性疾病 缺 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