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公共利益”的构成对行政法的目标以及“平衡”的意义之探讨7.docVIP

“公共利益”的构成对行政法的目标以及“平衡”的意义之探讨7.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共利益”的构成对行政法的目标以及“平衡”的意义之探讨7.doc

“公共利益”的构成对行政法的目标以及“平衡”的意义之探讨7... “公共利益”的构成--对行政法的目标以及“平衡”的意义之探讨 【注释】    政府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本文的写作获得了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的支持,在此谨表感谢。     部分因为“公共利益”是土地和财产征用的一个宪法性前提条件,“公共利益”的界定问题随着有关征用的争议大量出现而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点。在2004年的中国行政法学年会上,“公共利益”的界定再次成为学者争论的焦点。     见罗豪才、袁曙宏、李文栋:“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的权利义务平衡”(以下简称“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中国法学》1993年第1期,第52-59页。     参见陈端洪:“对峙——从行政诉讼看中国的宪政出路”, 载《中外法学》1995年第4期;杨解君,“关于行政法理论基础若干观点的评析”,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2期,第64-75页;王锡锌、沈岿:“行政法理论基础再探讨”,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4期,第40-47页;罗豪才、甘雯:“行政法的‘平衡’及‘平衡论’范畴”,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4期,第48-55页;姜明安:“简论我国行政责任制度所体现的平衡原则”, 载《行政法学研究》1996年第4期,第35-37页;晨曦:“平衡论的困境”, 载《行政法学研究》1996年第4期,第38-41页;皮纯协、冯军:“关于‘平衡论’疏漏问题的几点思考——兼议‘平衡论’的完善方向”,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2期,第40-50页;杨解君:“当代中国行政法(学)的两大主题”,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3期,第33页;罗豪才:《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包万超:“行政法平衡理论比较研究”,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2期,第58-74页;罗豪才、宋功德:“行政法的平衡与失衡”, 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第72-89页。     时至今日,学术界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集体主义和整体主义思维模式。例如“公共利益是指社会或国家占绝对地位的集体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也不是部门利益和团体利益。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我们可以把公共利益理解为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陈晓春、胡扬名:“建设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光明日报》2005年4月13日。     关于这个问题,参见笔者在《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6-28页的评论。     参见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7-203页。     这就是著名的“休谟定律”(hume’s law),见david hume,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book iii, part i, sec. 1。注意休谟在这里也认为理性(reason)只是发现事实与因果关系的工具而已,而不可能确定什么是“好”的或“坏”的,即不可能为人们设定价值目标。     笔者对这个问题的说明,可参见《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6-48页。     见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8-49,126-129,141页。    [11] 见aristotle: “we deliberate not about ends but about means.”the nicomachean ethics, david ross (tra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p. 55.    [12] 参见霍姆斯:“法律的道路”,《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0年秋季刊,第6-19页。    [13] 因此,有些学者甚至主张“平衡论”和“控权论”无大差异。例如参见郭润生、宋功德:“控权—平衡论——兼论现代行政法历史使命”(以下简称“控权—平衡论”),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6期,第48-56页。    [14] 见clinton rossiter (ed.), the federalist papers, new york: penguin (1961), pp. 77-84.    [15] 参阅jerry l. mashaw, richard a. merrill, and peter m. shane, administrative law: the american public law system, cases and materials (4th edition), st. paul, mn: we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