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效教学课堂管理有效教学课堂管理
有效教学课堂管理
2013-04-15 | 阅:1 转:25 | 分享
腾讯空间
人人网
开心网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搜狐空间
推荐给朋友
举报
修改
讲座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首先给大家拜个晚年,按照学校安排,由我和大家谈一谈课堂管理的问题,我就把学习的点滴体会和对课堂管理的再认识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 课堂管理分类
课堂管理的实质是对课堂基本要素进行的协调和控制,目的是为课堂教学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心理环境。
(一)课堂管理分类
1、常规管理:如上下课起立、发言先举手、不准窜位等(人本性、科学性、明确性)
2、违规行为管理:课堂违规行为不单指学生的违规行为,还应包括教师的违规行为。的确,教师中同样存在违规行为,甚至有的教师对有课堂违规行为学生的处理方式本身就是违规行为。
一般来说,学生的课堂违规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干扰性较轻
教师在课堂中经常面对的是一系列干扰性相对较轻的违规行为,而最具有干扰性的问题行为(如对教师的口头或身体攻击)并不经常发生,绝大多数的教师认为正是这些不断出现的很小的干扰事故严重损害了课堂教学质量,如不作出处理,很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2)表现形式多样
表现为不按秩序发言、不完成作业、妨碍其他同学、迟到、传纸条、随意离开座位、辱骂其他同学、一般性吵闹、不礼貌、对其他同学进行人身攻击、骂老师、不安静、注意力分散、捣乱、无责任心、不服从、不合作、过度活动、注意集中时间短暂、缺乏信心、容易慌乱、无耐心、被动、等。
教师的课堂违规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在目前,有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中因为自己的教学受学生干扰,为了控制课堂秩序和所谓的尊严,常常不顾问题行为的性质和种类,动不动就中断正常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或问题行为,进行冗长、频繁的训斥,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的时间去进行所谓的“思想教育”由于唠叨过度,学生就会由厌烦而产生逆反心理,这样一来,不但老问题未能解决,反而增长了学生对课堂纪律的淡漠和厌烦情绪,从而使自己也成为一个失败的管理者。
1、批评惩罚多,鼓励关怀少 (1)课堂管理缺乏支持性的气氛。一些教师常以学生难以接受的命令、指挥、威胁、训诫等方式教育学生,努力创设的常常不是支持的气氛,而是对抗型、防卫型甚至是逆反型的气氛。比如有些老师爱说“你们再要说话,这节课就不上了”。学生因经常如此,情绪平静如常,甚至一些胆大的会小生嘀咕 “自己学就自己学,谁怕谁”。结果在这种课堂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之间常常处于相互对立、抗衡和逆反的互动中。(2)教师管理学生的语言方式简单、粗暴,缺乏鼓励性。对纪律不良的反应常是板着脸喊 “吵什么,都学好了?”等之类的训斥和威胁。教师的课堂引导语也常常是“不要讲话了”“不准讲话”等之类的消极性语言。而从正面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塑造学生行为的积极语言则较少受到重视,从而使课堂管理蒙上了人文关怀失落的阴影。(3)不顾时间、环境和自己的批评会对学生造成怎样的心理效应,随意批评、惩罚学生,这种教育的结果,大家是可想而知的。
2、偏爱与偏见 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而是亲近一部分,疏远一部分;喜欢一部分,厌恶一部分;放纵一部分,歧视一部分。把学生依据自己的爱憎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和类型。不能公正客观地评价和对待学生。同样的行为由差生做出,受惩罚的可能性就大,而优生作出则能轻易的得到教师的谅解。而且有些教师不期望也不相信差生在学业上会有较大的进步,甚至对他们的进步持否定和怀疑态度。教师的这种偏爱和偏见不但影响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健康发展,也为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设下了内源的诱因。
3.体罚和心理虐待。 体罚,可以说是中学课堂管理中最一般、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此类惩罚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如:有的学生因为上课爱接下嘴而常被撕嘴巴,有的因违反课堂纪律而被揪耳朵、扇耳光等等,这类惩罚往往使学生身心受到伤害,也易使学生产生反感,甚至抵抗。所谓的心罚,也就是精神惩罚,是“心理虐待”。对违反“规定”的学生从精神方面来进行惩罚,以打击他们的“不轨”行为和思想。具体体现在漫骂学生,不管大错小错,甚至从人格上对学生进行侮辱。表面上看,这类惩罚既伤害不到学生的身体,又不增加学生额外的经济负担,可哪里知道这类惩罚实在是最不明智的。身体受到的伤害容易遗忘,而心灵受到的伤害却难愈合,甚至根本就不能愈合。因此体罚和心理虐待不仅是违法,而且也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不能调动自我教育的积极因素,反而容易使他们产生一种戒备、敌意、对立情绪,从而使课堂纪律更加恶化。
4.课堂管理应变能力差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不能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