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的n种读法几个令人困扰的问题我们有没有必要阅读古典文学?为什么?我们如何阅读古典文学?何为“中国”,何为“文学”?“中国”是一个政治概念,如何与文学范围匹配?如何归类少数民族文学?如何归类东亚文化圈中的汉字文学?如何看待古代汉文学创作中的域外书写?时至今日,如何看待具有相当规模的北美汉语文学?西方和东方对“文学”的理解不同,严重借鉴自西方的当代中国学术,如何去看中国古代人眼中的“文学”二字?如何区别“泛文学”(“杂文学”)和“纯文学”?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四分法,在中国文学研究中会遇到哪些困扰?提供三层思考:虚构即文学,集部即文学,文字即文学。何为“名家”,何为“名作”?文学构成的四要素:作者、作品、读者、世界。“名家名作”即“经典”,经典是一个历时流动、历时比较的概念。1、经典是世代层累的,不是在创作的那一刻就已成为了经典。2、经典也是后塑的,我们眼中的名家名作是当代文学思潮的产物。3、经典又是先成的,尽管不同时代不同命运,但其阐释的多元性正是优秀文学作品的一大魅力。中国文学名作“读法”的变化1、古代诗学批评中的感悟式读法。体现为诗话、词话、评点、点将录等多种著述形式。总的来说,中国缺少理性思考、系统建构的诗学传统(《文心雕龙》一类并非古代文学批评的主流)。2、近代诗学批评中的考证式读法。既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文学本事传统(屈原的香草美人意象,唐孟棨的《本事诗》、清常州词派的寄托说等),也吸纳了西方兰克实证主义历史学的诸多观念。一言概之,即强调作家生平事迹、文学思想及相关社会历史背景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中国文学名作“读法”的变化3、西方文学“新批评”中的文本细读法。强调对作品的解读,与作家及其时代毫无关系。文本从作家定笔的那一刻开始,就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单位而存在,对文本细部进行精密考掘的任何行为(包括误读和过度诠释),都是合理且有意义的。20世纪末的诸多文学鉴赏辞典,大多常用以2为核心,1、3为辅的写作方法。4、西方结构主义思潮下的文学文化读法。强调文学作品的面貌及意义是被历代读者所建构出来的,对作家作品本身意义来说,这是对其唯一性的一种解构。也就是说,文学传播接受过程的重要性,远超过了文学学习创作过程的重要性。中国文学名作“焦点”的变化1、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强调温柔敦厚的文学格调。追求格律和风调的统一,杜甫成为首推的学习对象,因为他既有诗歌韵律上的突进革新,又有对《诗经》以来“风雅正变”传统的发扬。比如说杜甫的《秋兴八首》。2、“五四”以后,强调自由、人文的文学精神。白话的、民间的、反映人性自由的作品,得到了较充分的挖掘和好评。比如说汉乐府《上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张岱的《陶庵梦忆》、纳兰性德的《饮水词》。3、新中国以后,强调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取向。将西方文学中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概念引入中国文学教学之中,将现实主义与阶级斗争论的文学史观相结合。杜甫再次成为文学史的焦点。比如说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新乐府系列。4、20世纪80年代后,开始重视语言文字的美感。虽然在整体文学史中仍以作家的自由精神为主线,但一些偏向形式主义的文学作品被重新挖掘出来。比如说汉代司马相如、班固的辞赋,六朝初唐的骈文,南朝的宫体诗,明代的八股文等。《中国文学史》的范式转变现在常见的四部中国文学史(近五十年):1、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以文学反映现实为书写主线;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以文学审美论为书写主线;3、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以文学人性论为书写主线;4、孙康宜、宇文所安主编《剑桥中国文学史》,三联书店,以文学文化史为书写主线。 元和二年,陇西李黄,盐铁使逊之犹子也。因调选次,乘暇于长安东市,瞥见一犊车,侍婢数人于车中货易。李潜目车中,因见白衣之姝,绰约有绝代之色。李子求问,侍者曰:“娘子孀居,袁氏之女,前事李家,今身依李之服。方除服,所以市此耳。”又询可能再从人乎,乃笑曰:“不知。”李子乃出与钱帛,货诸锦绣,婢辈遂传言云:“且贷钱买之,请随到庄严寺左侧宅中,相还不负。”李子悦。时已晚,遂逐犊车而行。碍夜方至所止,犊车入中门,白衣姝一人下车,侍者以帷拥之而入。李下马,俄见一使者将榻而出,云:“且坐。”坐毕,侍者云:“今夜郎君岂暇领钱乎?不然,此有主人否?且归主人,明晨不晚也。”李子曰:“乃今无交钱之志,然此亦无主人,何见隔之甚也?”侍者入,复出曰:“若无主人,此岂不可,但勿以疏漏为诮也。”俄而侍者云:“屈郎君。”李子整衣而入,见青服老女郎立于庭,相见曰:“白衣之姨也。”中庭坐,少顷,白衣方出,素裙粲然,凝质皎若,辞气闲雅,神仙不殊。略序款曲,翻然却入。姨坐谢曰:“垂情与货诸彩色,比日来市者,皆不如之。然所假如何?深忧愧。”李子曰:“彩帛粗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