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馈电 (2)过压保护 (3)振铃控制 (4)监视 (5)编译码和滤波 (6)2/4转换(混合电路) 编译码是两个相反方向上的转换 (7)测试 小 结 谢 谢!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后来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 幽王见了褒姒,惊为天人,非常喜爱,马上立她为妃,同时也把褒珦释放了。幽王自得褒姒以后,十分宠幸她,一味过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虽然生得艳如桃李,却冷若冰霜,自进宫以来从来没有笑过一次,幽王为了博得褒姒的开心一笑,不惜想尽一切办法,可是褒姒终日不笑。为此,幽王竟然悬赏求计,谁能引得褒姒一笑,赏金千两。这时有个佞臣叫虢(guó)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主意,提议用烽火台一试。 * * 通信系统只能实现用户间的单向通信,实现双向系统还需要另一个通信系统完成相反方向的信息传输工作。 多用户通信,将多个通信系统有机组成一个整体,使它们能协同工作,即形成通信网。 * * 通信网的发展和趋势 1838年 摩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1864年 Maxwell提出电磁辐射方程 1876年 Bell发明电话 1896年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1906年 发明真空管 1918年 调幅无线电广播、超外差接收机问世 1936年 开始调频无线电广播 1937年 脉冲编码调制 1938年 电视广播开播 1948年 发明晶体管;Shannon发表信息论 1950年 时分多路通信应用于电话 1956年 敷设了越洋电缆 1958年 发射第一颗通信卫星 1961年 发明集成电路 1960-70年 数字传输的理论与技术迅速发展;出现高速数字电子计算机 1970-80年 大规模集成电路、商用卫星通信、程控数字交换机、光纤通信系统、微处理机等迅速发展 1980以后 光纤通信应用、综合业务数字网崛起等 通信网技术的发展历程 60年代 计算机化 70年代 数字化,分组交换网的出现 80年代 业务综合化—ISDN 90年代 宽带化(光纤传输,Gb/s交换) 智能化(IN,TMN,TINA) 个人化(GSM,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 开放性,标准化 通信网的发展方向 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是从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而来的 20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的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计划引发了全球性信息基础结构和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热潮 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Highway) 狭义理解——基于交互宽带网络的信息基础设施 广义理解——海量的数字信息通过多个通道、多种终端进行传送和接受的体系 主要目标 在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之间进行计算机信息交换; 通过药品的通信销售和X光照片图像的传送,提高以医疗诊断为代表的医疗服务水平; 使在第一线的研究人员的讲演和学校里的授课发展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 广泛提供地震,火灾等的灾害信息; 实现电子出版,电子图书馆,家庭影院,在家购物等; 带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增强国际实力,提高综合国力 信息高速公路四个基本要素 信息高速通道 信息资源 信息处理与控制 信息服务对象 现代化通信网根据社会的需求,将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多种结合,朝数字化、综合化、融合化、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方向发展 数字化——其他“五化”的基础 综合化——通信业务统一合并到一个网络进行传输、交换和处理控制,资源共享 融合化——电信网、计算机网、广播电视网“三网合一” 世界网络业务的数据化趋势 网络业务量 数据年增40% 电话年增10% 电话业务将逐渐 由主角成为配角! 1998 2008 第2章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2.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6.卫星通信系统 3.移动通信系统 5.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4.数据通信系统 1.现代通信网概述 电话交换技术的发展 电话网概述 数字程控交换机 数字交换网络 中继接口 信令系统 智能网 网同步 电话交换网的组成与结构 电话网路由选择 电话交换技术的发展 贝尔发明电话之初,电话通信只能在固定的两部电话机之间进行 为保证任意两个用户间都能通话,最简单的 办法就是每两个用户用一对线路连起来。 那么,如果有n个用户需要连接,所用线路 数为n(n-1)/2对。且每个用户家里要安装n-1对线。 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在任意两部电话机间铺设电话线 原始的电话网模型 解决方法之二 建立电话交换站——人工转接台 引入交换局后的电话网模型 在用户分布的密集中心,部署交换局,这好 比是一个开关接点,平时是打开的,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章----第4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ppt
- 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文件(V1.1).doc
- 海边婚礼设计方案ppt.pptx
- 第1章-软件工程与软件设计.ppt
- 第1章-矢量分析与场论.ppt
- 第1章 离散散时间信号与系统.ppt
- 第2节渲染器测试图参数设置.docx
- 第1章 数据库概念与安全性机制.ppt
- 第2课如何发现美.ppt
- 第2单元软件的学习.ppt
- 2025年重组载体疫苗项目详细风险分析及评估报告.docx
- 小学音乐课程中声乐技巧训练与演唱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医疗生命教育主题班会.pptx
- 初中音乐教学中合唱团训练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心理辅导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建构与应用能力的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科学探究精神的激发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化学实验课中实验设计与操作技巧的培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历史实践课程中历史考古活动的创新实践与实施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编程思维与应用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