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 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 水文特征突然化(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 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样断面,并适当考虑水质预测关心点; 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河流水质采样断面、点位的布设 采样断面的布设原则 确定采样断面 确定采样垂线 确定采样点 采样点的布设 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水面下0.5m处,距河底不应小于0.3m。 水样的对待 一级评价 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 二、三级评价 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其它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混合水样。 当排污口拟建于河口及感潮段内时,其上游需设置水质取样断面及点位。 根据感潮段的实际情况,同河流水质采样断面及点位布设原则。 河口采样断面、点位的布设 湖泊、水库采样垂线与采样点的布设 取样位置的布设原则 取样位置以建设项目的排放口为中心,沿放射线布设。每个取样位置间隔可参考下列数字: (1)大、中型湖泊、水库 ①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小于50000m3/d时取点间隔:一级评价1~2.5km2;二级评价1.5~3.5km2;三级评价2~4km2。 ②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大于50000m3/d时取样点间隔:一级评价3~6km2;二三级评价4~7km2。 (2)小型湖泊、水库 ①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小于50000m3/d时取样点间隔:一级评价0.5~1.5km2;二三级评价1~2km2。 ②当建设项污水排放量大于50000m3/d时取样点间隔:各级评价均为0.5~1.5km2。 水样的对待 小型湖泊、水库 如水深小于10m时,每个取样位置取一个水样; 如水深大于等于10m时则一般只取一个混合样,在上下层水质差距较大时,可不进行混合。 大、中型湖泊、水库 各取样位置上不同深度的水样均不混合。 点污染源调查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必要时补充现场调查及实测。 点源调查的深度根据评价级别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定。 注意与受纳水域相应时期的水文、水质特征调查。 污染源调查的原则及基本内容 点源调查的原则 点源的概况; 污水源强数据; 企业用排水状况: 企业废污水处理设施状况。 点源调查的基本内容 非点污染源调查基本上采用间接收集资历料的方法,一般不进行实测。 非点源调查的原则 非点源概况; 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 污染负荷量; 特征污染物因子及相应的排放情况。 非点源调查的基本内容 分析拟建项目的声源资料 确定声源种类与数量及其声学性能参数、源的布局及其空间位置、各声源的噪声级与发声持续时间、声源的作用时间段。 现状监测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厂区噪声水平监测 厂界噪声水平监测 居住区噪声水平监测 安仁污水厂厂界周边 东侧 西侧 南侧 北侧 噪声计 网格布点法 LOGO 第三章 环境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本章主要内容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2 环境现状调查 3 1 第一节 环境现状调查 确定调查范围 调查范围应略大于评价区域。 筛选调查参数 一般原则 搜集资料法 现场调查法 遥感法 调查方法 政府 部门 上网 其他 环境 监测站 建设 单位 搜集资 料途径 现场调查 遥感法 地理位置 地质环境 地形地貌 气候与气象 大气、水、土壤等的环境质量现状 自然环境调查 调查内容 社会经济 人文遗迹、自然遗迹与景观 人群健康状况及地方病情况 社会环境调查 水污染源 大气污染源 噪声污染源 其他污染源 现有污染源调查 区域公建与配套设施调查 区域污水处理设施 区域固废处理设施 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设施 第二节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首先,利用现有常规监测资料 若无,则需自行监测 现状监测 常规污染物 特征污染物 监测因子 一级评价 二级评价 三级评价 监测点数 ≥10 ≥6 2~4 布点方位 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等方向布点,并且在下风向加密,也可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 至少在约0°、90°、180°、270°等方向布点,并且在下风向加密,也可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 分布特征以及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