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死亡时间推断新进展死亡时间推断新进展
死亡时间研究手段的新进展
闫立强 高野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116036)
摘 要:死亡时间推断是法医工作者经常面临的问题,传统的推断方法主要是根据尸体的物理变化,但是此类方法影响因素多,准确性受到一些影响。近年来利用化学因素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研究是对玻璃体液和腐败产物分析。
关键词:死亡时间 推断 玻璃体 腐败
死亡时间指的是从死亡发生到法医进行尸体检验时所经过的时间,又称死后经过时间,通常描述为死后多少小时或多少天。
一、根据物理变化推断死亡时间。
对早期死亡时间推断传统的方法主要依靠尸体的物理变化,如尸温、尸斑和尸僵等现象的定性判断,对晚期死亡时间的判断主要是依据尸体上嗜尸性昆虫的出现顺序和龄代等的观察。定性的判断主要依赖于法医的知识和经验,推断死亡时间的准确度不够,应用受到限制。法医工作者通常采用肝表面或直肠温度来推断死亡时间,但是此方法受外界影响较大, 且影响因素较多(如环境温度、湿度、衣着、死因、年龄以及某些疾病等) ,推测出来的死亡时间误差过大,而且只能用在24小时死亡尸体死亡时间的判断。
二、根据化学变化推断死亡时间。
依据尸体的化学变化定量测算死亡时间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根据死后体液(主要包括内脏、脑脊液、玻璃体液)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死亡时间的测算。主要的技术手段包括:玻璃液体的化学分析,尸体分解产物的分析,蛋白质的分析,DNA降解规律的分析。与血液、脑脊液相比,玻璃体液受外界影响较小,很少受到外界污染和尸体腐败的影响,此外, 玻璃体液发生化学变化比血液和脑脊液更慢,其各种成分的变化相对稳定(尤其是玻璃体液钾浓度),变化规律性较强,一直是化学推断死亡时间间隔研究的热点。
(一)利用玻璃体液进行死亡时间的研究。
1、玻璃体液钾离子浓度与死亡时间的推断。早期利用玻璃体液进行死亡时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钾离子浓度与死亡时间的关联上。大量研究都证明钾离子浓度与死亡时间线性相关,但是不同研究小组得到的关联方程却不一致,其主要原因是测量钾离子浓度采用的仪器原理不同,如有的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有的选用的火焰光度法,不同仪器之间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另外样品采集方式以及前处理的方法,如为降低液体的黏度,消除蛋白质和有机质的影响,有的选用稀释方法,有的选用的超声沉降方法,这些也导致钾离子浓度测量较大的波动。当然尸体现场环境以及死亡的原因不同,也会引起一些推断的误差。
史文军先后研究了家兔急性有机磷中毒和急性酸中毒死后不同时间眼玻璃体液化学成分的变化,认为家兔急性有机磷中毒和急性酸中毒死后玻璃体液中钾、镁、磷、钙、钠等离子浓度随死亡时间延长而改变,72小时内总体衡量,钾与死亡时间最具有相关关系。刘茜等研究了家兔死后眼玻璃体液钾镁离子浓度变化及其与死亡时间的关系,结果死后12~120小时,家兔玻璃体液中钾离子由11.01 mmol/L上升至32.97 mmol/L,离子浓度与死亡时间进行回归分析。陶涛等测定了人死后玻璃体液化学成分含量,对多种化学指标进行分析,建立各自的回归方程,钾离子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好(R=0.967)。四川大学的潘洪富等研究了死亡时间在72小时内玻璃体液钾离子浓度与死亡时间的线性关系,在0~72小时内钾离子浓度每小时平均上升0.19 mmol/L。
目前,用于钾离子浓度测定的选择性电极已经实现了商品化,钾离子的测定范围可以从0.04 ppm到39 000 ppm。上海越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优恩特科贸有限公司、WESTINGAREA集团、美国VanLondon-pHoenix公司、意大利哈纳HANNA公司等都陆续推出了性能优越的钾离子选择电极产品和仪器。国内的科研人员也对死亡时间与钾离子的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研究。
2、玻璃体液次黄嘌呤浓度与死亡时间的推断。
1991年,挪威奥斯陆大学的Rognum教授等发现玻璃体内的次黄嘌呤的浓度随死亡时间的增加而有规律的增加。如果可以排除死者生前未曾缺氧,玻璃体内次黄嘌呤含量的变化来测算死亡时间,可能比用钾离子更可靠。2005年德国波恩大学法医研究所的Madea教授提出改数据回归的进算法,早期死亡时间推断的误差可以缩减到1小时。2007年Rognum教授还申请了通过测量次黄嘌呤来计算死亡时间的国际专利 。2008年西班牙学者利用支持向量机器算法和实验室测量的203例死亡病例中玻璃液中钾离子、次黄嘌呤和尿酸的浓度,得到一个非线性回归方程,死亡时间推断的准确度在15分钟。次黄嘌呤的浓度目前主要是用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阵列检测器来测量,无论样品的前处理还是仪器的使用都比较麻烦,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国内研究还不多,一些研究单位用等离子体光谱的方法测量了其他金属元素,如Fe,Mg等,尝试用来推测死亡时间。 1991年北京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