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业 论 文(谭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金匮要略》消渴病探讨 指导老师 何 克 雍 作 者 谭杨(12116301031033) 专 业 中 医 _______ 年 级 2012级成人专科 教育中心 南充教育中心 2014年11 月 16日 《金匮要略》消渴病探讨 摘要:消渴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年湮代革,词义发生了变化,其疾病的内涵亦有改变,现仅通过对《金匮要略》原文分析,探讨仲景所论消渴内涵,明确消渴病之意;分析病机演变,辨证处方选药;针对类似方证进行鉴别,以彰显仲景思考之慎密,逻辑之严谨。 关键词:金匮要略;消渴内涵;辨证处方;类证鉴别 消渴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其中在《素问.阴阳别论》曰:“二阳结为之消。”《素问.奇兵论》曰:“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可惜未有针对消渴病的方药。到了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问世,此问题才得到解决,并且启理、法、方、药之滥觞。故探讨之,有利于仲景学术争鸣,更好的为科研及临床服务。 1.探讨病因病机,明确消渴内涵 1.1 虚证消渴 “寸口脉浮而尺,浮即为虚,尺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1]逐释原文,寸口脉候心肺,心主血属营,肺主气属卫,今浮与迟并见,浮是浮而无力,并不主表,是阳气虚浮,卫气不足之象;迟是脉行不足,并不主寒,是血脉不充,营气虚少之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并治》云:“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2】则虚劳之脉即是“迟”、“大而散”、按之无力。本条浮而迟即是虚劳之脉。两条原文互参,可明消渴病乃虚劳之范畴。结合肾气丸既可治消渴之病,又可疗虚劳腰痛之疾。此乃典型的异病同治,而异病同治的前提是病机相同,故可用肾气丸方求虚证消渴病未祥之病机矣。 1.2 实证消渴 “跌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抟,即为消渴【2】”。跌阳脉以候脾胃,浮为胃气盛,数为内热炽,热盛消谷则善饥,气盛者,则气有余便是火,火盛耗津则便干,伤脾则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偏渗于膀胱则小便数。肠失濡润则便干,互为因果,发为消渴。 综上所述,仲景阐述消渴病机是从虚实两端入手,虚证病位在肾,强调肾气虚,实证病位在胃,强调胃热盛。无论是虚证或者实证引起消渴病,皆是以口渴之甚,小便频数,甚或饮一溲一为共同临床表现,否则不为仲景所论消渴范畴。故仲景所论的消渴病是以渴甚溲数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分析病机演变,辨证处方选药 2.1 虚证消渴论治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2】”。本条言“男子”意在说明房劳伤肾,精气亏损所致。非但男子,女子亦然。肾气充盛,则化气正常,膀胱开阖有度。肾气亏虚,则气化失常,膀胱开阖失司,故小便可见频数或不利;肾气不能蒸腾津液上承,又被小便频数伤耗阴津,则口渴。此外,水病可以及血,发生血水同病。结合肾气丸组方可明矣。肾气丸组方释义:干地黄填肾精,山萸肉养肝阴,取“肝肾同源”之说,山药益脾阴,取其补后天以养先天,三阴并补。桂枝,附子以温通阳气。滋阴与温阳同施以化肾气。桂枝与茯苓、牡丹皮、泽泻相配,达通阳利水活血之效,综合全方配伍,共成补益肾气,利水活血之功。 2.2 实证消渴论治 关于实证的消渴论述,仅有具体的病因病机而无具体方药,但根据异病同治之理,可选用麻子仁丸予以治疗,既可契合病机,又不悖仲景之意。麻子仁丸:方中以麻子仁、杏仁润燥滑肠;芍药敛阴和脾;大黄、枳实、厚朴泻热导滞通便;以蜜为丸,意在甘缓润下,阳明燥热得泄,消谷可去,津液得滋便干可除,脾阴得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不偏渗大肠,尿频可解。故基于本篇病因病机予以补充之。 相内方药鉴别,彰显仲景巧思 3.1 内证鉴别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不肯止【2】”。从原文字面意思来讲,此处的“消渴”仅是厥阴病的一个症状而矣(即口渴甚之意)。如:“百合病,渴不差者,栝楼牡蛎散主之【2】”。亦不为消渴病,而仅是百合病的一个症状。故仲景虽把此条原文放在消渴病篇,但不能作为消渴病解,意在与消渴病鉴别之。从而提醒医者,不能仅靠某个症状就下结论为某病,以免犯“盲人摸象”之错,贻误患者病情。 3.2 内方鉴别 (1)“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此条虽在消渴病篇,但非为消渴病而设,放在此处仅为鉴别而用。其理由,白虎加人参汤为肺胃热盛,气阴两虚而设,病变以肺为主,以胃为辅。盖肺胃热盛则耗气伤津,气津伤则口渴而乏力;肺与大肠互为表里,津伤肠道失濡则便干,液耗则小便短少,但是病变

文档评论(0)

enxyuio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