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
幻灯片1
第十五章 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
——从精神分析学派到神话原型批评
幻灯片2
现代心理学文学理论形式的背景
西方心理学文艺理论是伴随着现代西方心理学学科的进步而发展来的:1879年冯特创立构造主义心理学以来,出现了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分析心理学等诸多流派。
西方心理学文艺理论的产生与西方现代精神危机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亦反映着人类对内在世界探寻的热情。
幻灯片3
精神分析批评
概念辨析
精神分析学:心理学范畴,临床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精神分析批评:精神分析学等心理学理论运用到文学研究的一种批评模式
弗洛伊德主义:以弗洛伊德本人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心,包括对其理论所作的阐释。
精神分析学发展的两个阶段:
早期以弗洛伊德理论为核心的传统精神分析学;注重人的生物性本能。
后期经过埃里克森、弗洛姆等重新阐释过的新精神分析学。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重要影响。
幻灯片4
精神分析批评因研究对象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
1、侧重研究作者的心理和创造活动;揭示作者的创作过程、态度及心理状态与其作品之间的关系。
2、以读者精神反应批评为代表;
3、通过分析文本的语言和结构方式去研究文本、语言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幻灯片5
幻灯片6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精神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文艺批评家。
他的精神分析学理论是在长期对精神病的诊治过程中形成的,“自由联想法”和释梦相结合的“讲述疗法”,创立了精神分析法。
1900年代表作《梦的解析》问世;此后写了《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创作家与白日梦》《精神分析引论》《自我与本我》等。
幻灯片7
一、传统精神分析学理论概要
A:无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
①意识 :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就是意识,它属于人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
②前意识:是调节意识和无意识的中介机制,是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召唤到清醒意识中的无意识,因此,它既联系着意识,又联系着潜意识,使潜意识变成可能,同时起着检查作用。
③潜意识(又称无意识 下意识):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欲望。潜意识在人的整个心理结构中其决定的作用,是人的心灵核心。
幻灯片8
B、三重人格结构学说
早期的心理结构被弗洛伊德后来进一步表述为由三部分组成的人格结构即:
“本我”:相当于潜意识,它处于心灵最低层,只按照快乐的原则行事
“自我”:代表理性,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的行为,按照“现实原则”行动。
“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原则,压抑本能,相当于“良心”,按照“至善原则”行动。
三部分统一,相互协调。当三者失去平衡发生冲突时,即导致精神病症和人格异常。弗认为,本我总受到压抑,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幻灯片9
C:力比多理论
弗洛伊德把潜意识主要归结为性本能。性本能被压抑,包裹在潜意识或者本我之中,成为决定人的行动的巨大的心理能量,即“力比多”,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真正原动力。驱使人寻求快乐,尤其性快乐。
力比多的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口腔期,肛门期,生殖器期,生殖期。
这几个阶段对人的发展极为重要,儿童将来的性生活是正常还是变态,是自恋、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完全取决于这几阶段的发展。
他把“性”和“性欲”解释为包括一切器官的快意,甚至包括一切欲望冲动
他认为,人格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性心理的发展过程。“力比多”又时会以做梦、笔误、开玩笑等方式间接表现出来,更会升华到各种物质和文化的创造活动中去。
晚年弗洛伊德把“本我”修正为: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前者与个体生存及种族延续有关,如性本能;后者表现为破坏和毁灭。这两者之间处于不停的搏斗之中,共同构成人类行为的内驱力。
幻灯片10
D 俄狄浦斯情结
小孩从一生下来就有性的冲动和行为,由于社会的压力,力比多得不到满足,常常被压抑,在无意识中形成“情结”。
在第三阶段,儿童身上发展出一种恋母情欲综合感,爱异性双亲而讨厌同性双亲。男孩把母亲当做性爱对象而把父亲当做情敌,女孩则相反。
所有男孩都有“恋母嫉父”的“俄狄浦斯情结”;所有女孩都有“恋父弑母”的“厄勒克特拉情结”。
幻灯片11
E:梦的学说——建立在潜意识论和泛性论的基础上
凡是梦都是欲望的满足。这种欲望大多与性有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