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接受理论与读者反应批评课件
第22章 接受理论与读者反应批评 知识要点 接受理论的意义及其理论资源 阐释学的基本发展历程 接受理论的代表人物和基本思想 英美读者反应批评的基本观念 接受理论的意义及其理论资源 长期以来,西方文论忽略读者及其阅读接受对文学研究的意义。读者的意义在20世纪阐释学文论和接受理论得到了明确的解释和强调,此外,这两种文论也富有启示性地尝试了从读者理解与接受的角度建立一种新型的研究文学的方法,实现了西方文论从“作者中心”到“文本中心”再到“读者中心”的转向。 接受理论的思想资源中不仅有阐释学,还有俄国形式主义、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等。 第一节阐释学的基本发展历程 阐释学最早出现是在中世纪中后期的经文释义学和文献考证学。它是从希腊学者建立的诠释荷马史诗等古典文献的语文阐释学和解释宗教经典的神学阐释学发展起来的。传统的阐释学只是一种文字诠释技巧和规则。 18世纪,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从具体的阐释学经验中抽取出一般的方法和原则并以之为研究对象,从而建立了一般的方法论阐释学,传统的经文释义学和文献考证学则是它的具体运用。 后经法国哲学家狄尔泰进一步发展,认为一般阐释学就是区别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整个精神科学的方法论。 关于方法论阐释学的三点基本认识:1、一般阐释学脱离了具体的学科门类成了一般方法论;2、阐释学方法的基本原则与目标仍是在自然科学认识了的框架内来设想的,即清除误解以达到正确客观的理解,因而它又称之客观阐释学;3、在一般阐释学那里,理解与阐释只具有方法论意义而与本体论无关。 此后在德国兴起的现象学哲学对阐释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为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强调理解的历史性的主体阐释理论提供了哲学起点; 2、为赫施、狄尔泰等以作者本意为目标的阐释学理论提供了逻辑依据。 海德格尔与现象学阐释学 引发了从方法论阐释学向本体论阐释学的现代转变 海德格尔思想的中心是个人主体而不是存在本身。西方传统是把“存在”看成某种客观的实体,把它从主体分开,海德格尔则宁可寻求到苏格拉底以前的思想,回到区分主体和客体的二元论出现以前,认为存在以某种方式包含着二者。 海德格尔在存在主义本体论中提出主体先行结构:“先有”“先见”“先行掌握”。 先有:主体在阐释之前已先有的理解。先见:主体可以见到的,主体对于不在“先见”范围内的内容不做反应。先行掌握:主体阐释前已经具有的将在阐释活动中使用的概念、范畴。理解是一种在时间中发生的历史性的行为,不存在由客观阐释学所设想的那种超越时间和历史的纯客观理解。一旦强调先行结构对理解的控制,就无法说明人是如何突破“阐释循环”而获得本真理解或新知的。 他提出了清除流俗之见,从事物本身出发来组建理解之先行结构的现象学方法。然而如何从事物本身出发来组建先行结构则是一个谜,或者说人如何从时间与历史中跳出来仍是一个谜。后期,海德格尔发现这个谜藏在语言中,尤其是诗性语言中。他认为,理解的先行结构总是有语言方式在场的。语言的双重性在于:非诗性语言仿佛来自过去,它牢牢地封闭在时间的连续中,使我们蔽于流俗之见而失去与事物的初始关联;诗性语言仿佛来自未来,它打断了时间的连续性而在另一个空间向度上使我们直接面对事物本身以领悟语言启示的原初意义。 珈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 伽达默尔认为,艺术是最为基本而了然的交往理解活动,因而对艺术的思考就成了哲学理解的主要任务之一。首先,将艺术活动看作非认识性的历史性理解活动,将作品看作是向未来的理解无限开发的历史过程;其次,艺术活动的目的不是获得客观知识而是确立阐释学的真理。因此,文本的阅读与阐释活动成为阐释学艺术理论关注的焦点,阐释的历史性成为这一理论的基本原则。 阐释——现在与过去的对话。 他以哲学阐释学为基础,将人类的理解活动归入与生存、存在以及真理等重大哲学问题相关的活动,建立了与19世纪的方法论阐释学相区别的哲学本体论阐释学。伽达默尔在论述艺术品的存在方式时将作品比作游戏。游戏的真正主体不是游戏者而是游戏本身,是游戏本身在游戏。与之相应,作品的真正主体不是作者而是作品本身,是作品本身借作者的写作来表现自己。 他从哲学层面思考“理解与阐释”,他的中心问题是:理解怎样才是可能的。对所有历史流传物的阐释都是现在与过去的“对话”。他对理解本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思考的重心是阐释的历史性,其直接批评的对象是方法论阐释学。按方法论阐释学观点,阐释的目的是要消除误解以达到对文本中作者意图的准确理解,因此,正确的理解必须消除成见,跨越时间距离。伽达默尔认为,“成见”不过是一种“前见”,或海德格尔的“先行结构”,这种前见和先行结构对理解并不是消极的,它是理解得以可能的首要条件。 两种前见 伽达默尔区分了使得本真理解得以可能的“真前见”(不是来自功利性的现实关系,而是来自一种整体的历史传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上海市外籍人口空间分布历史变迁研究.pdf
- 至为芯科技IP5356规格书资料.pdf
- 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AB卷(附答案).docx VIP
- 进位制-(公开课).ppt VIP
- 船舶电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docx
- DB37T5267-2023钢丝网架(片)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体系应用技术标准 .docx VIP
- 2024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新旧版本对比汇总版.docx
- 国家电网计算机类笔试学习资料-计算机网络.pdf VIP
- 人教版初中数学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解答题提高训练 (39)(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公务员考试常识习题(带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