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ppt

  1.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 2.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气候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主要指地球表面至10-12km的对流层,即与地球表面产生直接水热交换的大气层的各种统计状态(如积温、降水量等)和物理过程(如升温、蒸发、焚风等)。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三个方面。 2.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光照资源主要指太阳辐射及其光照指标等。 太阳辐射是由太阳发射的电磁波、短波辐射,部分地穿透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它是地球表面一切过程的能量基础。 由于受纬度、海拔、云雾等影响,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量差异较大。低纬度地区略大于高纬度区,高原区高于平原区。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而产生的昼夜和四季变化,导致太阳总辐射量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太阳辐射是土地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地理过程的能量来源,其最直接的表现为光照和热量。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光照指标主要有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照质量。 2.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2.1.1.1光照强度(照度) 光照强度简称照度,是指正常人眼对0.4-0.7μm可见光的平均感觉程度,其单位为勒克斯,也可以用日照时数表示。 光照强度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密切关系,大多数作物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强度。 日照时数随地理位置、季节、天空状况和大气混浊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其分布与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有相似的趋势,由东→西,由南→北,由低→高。 日照时数的地区差异为植物的区域分布奠定了基础。 2.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2.1.1.2光照长度(日长) 光照长度简称日长,指一个地区从日出至日没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 日长随季节与纬度不同而变化。 日照长度对农作物影响较大,根据作物生长发育对日长的要求,可将作物划分为长日照作物(小麦、油菜等夏作物)与短日照作物(玉米、棉花等秋作物)。 一个地区的气候-土地生产力与其日照关系较大。 2.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2.1.1.3光照质量 光照质量指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部分的比例。其比例随纬度、海拔高度、地区大气干燥度以及季节变化而有所变化。 光照质量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和产品质量。光照质量好,作物质量高,颜色鲜,果实大。 2.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太阳光照条件对农业土地资源利用意义重大,光照强度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密切,多数作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光照强度和光照质量。 光对动物的行为和生活中各种周期现象的产生有很大影响;光照条件对水生动物的垂直分布也有重要作用。 光照条件对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规划与房屋建筑建设均有重要的影响。 2.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2.1.2.1热量的地带性与其地理带的划分 热量地带与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关系很大。 气候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气候带:寒带、温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亚热带(北亚热带 中亚热带 南亚热带)、热带(边缘热带 中热带 赤道热带) 不同温度带有着相应不同的自然景观、土地类型以及土地利用特征。 2.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2.1.2.2农业热量指标的土地利用意义 ≥0℃与≥10℃的温度及其积温 ≥0℃的温度,一般代表冬小麦、莜麦、马铃薯等耐寒作物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 ≥10℃的温度,一般代表玉米、棉花等喜温作物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 两者各自的积温数分别代表了两类作物在当地成熟的可能性,以及一定种植制度的适宜性选择。 2.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不同积温数与作物种植制度的适宜性 2.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有特殊意义的≥10℃积温线: 大兴安岭北麓约1700℃,以南耐寒喜凉作物可以生长; 长城一线约3500℃,相当于冬小麦的北界,一年一熟; 秦岭-淮河一线约4500℃,该线以北一年一熟或三年两熟; 南岭一线为6500℃,可一年二熟到一年三熟。 这些积温线基本决定了我国土地利用方式的宏观格局。 2.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气温的变化规律 日变化(日较差):影响作物的生长。 年变化(年较差):不同纬度土地利用强度(作物熟制)不同。 空间变化(气温垂直递减率):影响土地类型和植被的变化。 2.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无霜期、生长期与多年极端低温 无霜期指每年的终霜期(第二年春季)与初霜期(第一年秋季)之间的无霜天数。 无霜期小于100d的地区,农作物生长受严格限制;100-130d的地区,可种植喜凉作物(东北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到黄淮海平原地区,无霜期可达180-200d,洞庭

文档评论(0)

叮当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