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明清时期的文化.
第五节 明清时期的文化 第五节 明清时期的文化 一、儒家思想的发展 (一)王阳明的心学: 1、背景: 明中期后,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主要主张: (1)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去人欲,致良知(核心) (3)“知行合一” 结论:宋明理学的影响? (二)明清时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1、历史条件: (1)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 (2)经济: 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资义萌芽出现 (3)思想: 理学日益僵化,扼杀人性,摧残思想 近代科技传入,一些知识分子开阔眼界 (4)政局上:明清时期,政权交替、动荡,统治者对思想控制松弛 (二)明清时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2、代表人物: (1)李贽:? ①《焚书》、《藏书》 ②主张: 否定儒家经典和孔子的权威 批判程朱理学,否定 “存天理,灭人欲”,肯定人的正当私欲 ③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二)明清时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2、代表人物: (2)黄宗羲: ①《明夷待访录》 ②主张: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工商皆本 ③影响: 对以后反封建斗争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明清时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2、代表人物: (3)顾炎武: ①《天下郡国利病书》 ②主张: 倡导经世致用 (4)王夫之 ①《读通鉴论》 ②唯物思想 (二)明清时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3、与传统儒学的关系: 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影响深远。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 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 良知即是天理 程颐曰:“不致知,怎生行得?免强行者,安能持久?” 陆九渊云:“知之在先······行之在后” 朱熹亦明谓:“论先后,知为先” 王阳明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如何分得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后世君主恰恰相反,以君为主,天下为客。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 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近三百年后黄宗羲的民主精神仍对戊戌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都起到过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 梁启超和孙中山都曾秘密印刷过《明夷待访录》, 广泛散发, 深为推祟。黄宗羲思想的这些广泛深刻的影响, 正说明了它自身范含有十分丰富的现代性精神, 而不是简单的历史“误读”。正像当年梁启超所说的“ 梨洲”有一部怪书, 名曰《明夷待访录》, 这部书是他的政治理想。从今日青年眼光看去, 虽像平平无奇, 但在三百年前—卢梭民约论出世前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 , 又称道黄宗羲的言论“的确含有民主主义的精神—虽然很幼稚—对于三千年专制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 一、思想 (一)王阳明的心学: 1、历史条件: (1)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 三、宋明理学的作用: (一)积极作用: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二)消极作用: 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朱子所谓格物致知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事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是析心与理而为二矣……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也。 ------《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 致良知就是良知自我认识与行动统一的过程 知行合一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