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犯罪主观要件课件
第八章 犯罪主观要件 第一节 犯罪主观要件概述 第二节 犯罪故意 第三节 犯罪过失 第四节 认识错误 第五节 犯罪目的和动机 第一节 犯罪主观要件概述 犯罪主观要件的概念 犯罪主观要件的特征 犯罪主观要件的意义 第二节 犯罪故意 故意的概念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犯意转化和另起犯意 第三节 犯罪过失 过失的概念 过失的种类 过于自信和疏忽大意的区别 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区别 疏忽大意和意外事件的区别 犯罪主观要件的练习题 某甲住在十层高的楼上,有一天,站在窗户前观光眺望,结果看见大街上走来一个人,身影很熟悉,一看,原来是自己曾经找了半年的一个仇人张三。这时某甲从地上捡起一块砖头,看着张三走近自家阳台下,就瞄准他,一个砖头扔下去,结果正好张三砸死。 第四节 认识错误 法律认识错误 事实认识错误 第五节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犯罪目的 犯罪动机 对象错误案例分析 在某个山区,某甲是一个以打猎为生的猎户,一天,某甲在山上狩猎,看到前方不远处草丛中风吹草动,有一个白色的影子闪了一下,他以为是一只野兔,便开枪射击。结果找到猎物的时候,发现是一个白头发的老头被打死了,原来这个白头发的老头在这里采药。问:对某甲的行为如何处理 打击错误案例分析 18.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毁损的严重后果;乙未击中任何对象。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成立故意毁损文物罪,因为毁损文物的结果是甲故意开枪的行为造成的 B.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损毁文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D.甲的行为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成立牵连犯 认识错误练习题 某甲因婚变想杀害他的妻子乙,错将白糖当成毒药,结果他妻子喝下后安然无恙,没出现任何结果。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工具或手段的认识错误。首先有犯罪故意,所以不是既遂就是未遂。本案中显然是未遂。所以应认定甲为故意杀人罪(未遂) 2---3如因违章的交通肇事罪中,行为人对违章是故意的,而对伤害结果是过失的。 如不具备故意和过失的纯粹的意外事件,下雨天压死了路上稻草下的瘦小的流浪者。 2---2 不认识外文的人客观上贩卖了外文的淫秽小说,行为人只认识到自己是贩卖某种书画(单纯事实的认识),没人告知其是淫秽物品,自己也不可能知道(社会价值的判断)更不可能知道刑法中所规定的淫秽物品的具体含义(规范认识)。那么因为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因而不可能成里立故意犯罪。 就不认为是淫秽小说。 3—a的毒妻毒子案 b如射击比赛,小孩在靶子边玩耍,乙枪法不准,也听之任之,射中了小孩。 在直接故意杀人中,人未死也是故意杀人未遂,而激情犯罪中,人死了,则是故意杀人,人重伤则是故意伤害最;没结果,就没犯罪。 5—2—a 预备抢劫,家里没人,于是盗窃。则原则上定盗窃罪,若盗窃行为轻微,抢劫预备严重,则可定抢劫(预备) 5—2—b 故意伤害改为故意杀人,或故意杀人改为故意伤害。 5—3 本想强奸,一看不漂亮,结果抢劫。 数罪并罚 4—b 另起犯意可能是同一对象,也可能是不同对象,而犯意转化只能是同一对象。甲要伤害乙,看到了丙,于是故意杀害了丙。是另起犯意,数罪并罚。 如:猎户的枪走火。养蛇人没设安全设施。 雨夜路上稻草下躺着的人被压死。 B c 因果关系认识错误:甲以杀人的故意向乙开枪射击,乙为了避让,结果坠崖而亡。 * * 概念:刑法规定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行为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和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特征 是一切犯罪必须具备的条件 其内容是心理态度 是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结果所持的态度而不是对行为本身所持的态度 主观要件的内容是通过故意和过失表现出来的既罪过。 犯罪主观要件的意义 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 区分此罪与彼罪 区分重罪与轻罪 犯罪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的心理态度。 认识因素: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意志因素: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直接故意 概念 认识因素 明知的范围:单纯事实---社会意义----规范意义 根据一般人的价值判断 意志因素 希望:意味着积极追求 间接故意 认识因素:明知 可能 意志因素:放任 间接故意的存在情形 追求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出现 为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出现 激情犯罪:突发性暴力犯罪。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特定的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行为的定性不同----在激情犯罪中,出现什么结果就以该结果定罪 犯意转化和另起犯意 犯意转化: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docx
- 2023年北京首都师大附中英语九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VIP
- 第18课《我的白鸽》习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docx
- 5.1质量守恒定律-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pptx
- 2024如何高质量开好“经营分析会”培训课件分享.pdf
- AP宏观经济学 2010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Macroeconomics 2010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AP微观经济学 2010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Microeconomics 2010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9篇).docx VIP
- 16BJ7-1 楼梯平台栏杆及扶手.pdf
- 多维阅读第9级A-Bag-in-the-Jungle-公开课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