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讲民间歌舞概述北方歌舞.
汉族歌舞 第一节 概 述 远古氏族社会: 原始乐舞 夏商周: 六代乐舞 汉魏晋南北朝: 歌舞大曲——相和大曲、散乐、百戏、故事性歌舞 隋唐五代: 歌舞大曲(燕乐) 宋辽金元: 戏曲音乐蓬勃发展,歌舞广泛地被戏曲运用。 明清: 歌舞在专业表演舞台上走向衰落。歌舞在民间继续发展。19—20世纪初民间歌舞发展成戏曲。 第二节 北 方歌舞 一、秧 歌 二、二人台 三、二人转 一、秧 歌 秧歌也称社火,主要流行汉族北方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 它最初源于农田劳动中的歌唱,明清后出现了表现简单情节的秧歌小戏,以后又有化装成各种历史人物的大型“秧歌队”。现在,民间的秧歌是歌、舞、戏三者的结合,各地有不同的侧重。 歌:大多是民间时调的直接运用,情绪欢快,节奏性强, 带有器乐伴奏,有时增添配有舞蹈动作的衬腔。 舞:除扭秧歌外,还常带有耍龙灯、舞狮、跑旱船、骑竹 马等。 戏:大多是二人或三人的歌舞小戏。有时也有情节较复杂 的、人物较多的大戏。 秧歌分布:主要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和东北地 区,不同地区的秧歌各有自己的风格。 秧歌的种类:陕北秧歌、东北大秧歌、冀东地秧歌、祁太秧 歌(山西)、胶州秧歌(山东)、韩城秧歌(陕 西)、鼓子秧歌(山东)、海阳秧歌(山东)等 表演形式:由十多人到百余人组成秧歌队,扮成生活或历史传 说中的人物,分别持扇、帕、鼓、伞等道具,在锣 鼓伴奏下扭动舞步。每到一个场地便拉开队伍,边 舞边走,成各种队形图案,情绪热烈称作大场,在 大场中间还穿插领唱与众人合唱(大多是即兴编 词)或二三人的歌舞小戏。生动活泼,表演逗趣称 为小场。一般以大场开头、收尾,中间穿插小场, 形成对比。 秧歌音乐:分为器乐和声乐两类。器乐主要用于大场舞蹈, 声乐主要用于小场的民歌与小戏演唱。 秧歌的曲调: 十分丰富。 陕北大秧歌常用《走绛州》、《拥护八路军》、《跑旱船》。 河北秧歌常用《茉莉花》 东北大秧歌常用《正对花》、《反对花》 二、二人台 二人台是流行在内蒙西部、山西、河北、陕西部分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后来发展成地方戏曲。约100年左右的历史。最初是在当地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歌舞形式。由一男一女两个演员边歌边舞。 二人台有传统唱腔曲牌200多个,100多个剧目,大多专曲专用。曲牌仍保持当地民歌的特点,大多是单乐段结构,慢起,逐渐加快,推向高潮,气氛热烈欢快。衬腔、叠字、衬字很多。 伴奏乐器:笛子、四胡、扬琴、四块瓦或梆子。 传统剧(曲)目:《走西口》、《五哥放羊》、《打金钱》、《打樱桃》、《十对花》等。有的唱腔已向戏曲的板腔体发展。 三、二人转 二人转是流行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后来发展成地方小戏。 它在东北民歌和大秧歌基础上,吸收了河北“莲花落”等多种民间歌舞、说唱、戏曲音乐的因素形成、发展起来的。又叫“蹦蹦”、“双玩艺儿”等。 起先多由二人表演,后发展成多种演出形式,分“单”(“单出头”,一人演一角或多角)“双”(“双玩艺儿”,二人演多角,边歌边舞、有时叙事有时代言)、“群”(“群活儿”,为群唱或群舞)、“戏”(“拉场戏”,以小旦、小丑为主的民间小戏)4钟。 唱腔曲牌:300多个,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其中有大量民歌。 伴奏乐器:板胡、唢呐、二胡、三弦等。 主要曲目:《王二姐思夫》(单出头)、《锯大缸》、《二大妈探病》(拉场戏)、《兰桥》、《杨八姐游春》(双玩艺儿)等。 * *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北方歌舞 第三节 南方歌舞 第三章 满族秧歌 淄博秧歌 青岛秧歌 濮阳秧歌 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 庆阳徒手秧歌 二人台 河曲二人台《五歌放羊》剧照 ?????????????????????????????????????????????????????????????? ???????????????????????????????????????????????????????????? 陕北二人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