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义务教育:概念与常识..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义务教育:概念与常识.

第四讲 义务教育:概念与常识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吴定初 Email:wudingchu@ 前言:为什么要思考这个问题 1、弄清常识(义务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等) 2、进一步认识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发 展趋势 3、认识义务教育的热点 一、义务教育的发展过程 二、义务教育的含意与特点 三、义务教育的发展趋势 四、我国义务教育的“两大层次” 五、我国义务教育的热点问题 一、义务教育(Compulsory Edu.) 的发展过程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从原始社会重在传递生产劳动和生活经验,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强调培养继承者,发展到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把教育发展看成是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于是各国纷纷普及义务教育。 梭伦认为: “父亲有送子女入学之义务”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佛罗伦萨 文艺复兴运动:13世纪末在意大利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带来了欧洲科学与艺术的革命,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核心——人文主义精神: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 文艺复兴运动在教育上的贡献: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广泛传播,普遍冲击了封建教育制度,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的独占,出现了多种类型的新学校,扩大了教育对象。 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主持的学校,开始倡导义务教育,收容一些平民的子弟,甚至主张男女教育平等。 如,16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者托马斯·莫尔(T·More,1478— 1535) 曾提出“每个儿童都必须接受教育” 的理想。 莫尔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他在其《乌托邦》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公有,人民平等,按需分配,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秘密投票产生。 主要教育观点之一:首倡普及义务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指出:乌托邦的所有儿童,都会接受带有普及义务教育性质的良好的初等教育,岛上的男女公民在工作之余,都可以进图书馆和博物馆自修;他要把科学和艺术变为全体劳动者的财产,使“乌托邦的公民精通一切当代的学问”。 译名典范:《乌托邦》(outopos) 它由著名英国文学家、英语教育家和翻译家戴镏龄翻译。outopos是他根据希腊文生造出来的一个词,ou在希腊文里主要是“无”的意思,topos在希腊文里有“位置、地方、空间”的意思。译名“乌托邦”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这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 莫尔是历史上试图描绘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人。其《乌托邦》(全名《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利益又有趣的金书》)称他所描绘的幸福之岛为乌托邦,是“乌有之乡(outopos)”。由此产生“乌托邦”一词。 高放《也说“乌托邦”》《光明日报》2013年6月27日12版 ????梁信撰《令人赞叹的中文译名》,列举蒋彝译“可口可乐”、张福垲译“托福”、傅东华译《飘》等实例,说明神奇绝妙的中文译名能展现译者的文化功底和机智灵慧,读后很有收获。但文中称“乌托邦”一词由著名英国文学家、英语教育家和翻译家戴镏龄翻译而来,这却不符合实际。 ????事实上,“乌托邦”一词作为莫尔名著的书名,首译者并非戴镏龄,而是近代我国杰出启蒙思想家兼翻译家严复。 1601年,康帕内拉完成名著《太阳城》。他在这本书里, 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精心地构思了一幅共产主义的蓝图:太阳城完全消灭了私有制,一切财产公有,每个公民都从事公共劳动;由社会组织生产和分配;国家负责对全民实施义务教育;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每个公民一面劳动,一面学习,并从事科学研究和体育锻炼。 西方义务教育萌芽在资本主义产生前夜——具有反封建意义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1619年,德意志魏玛公国颁布《魏玛学校章程》,规定父母应送6-12岁的男女儿童入学,否则政府将强迫其履行义务,这可视为义务教育的开端。 魏玛是德意志一座很小的城市,人口6万,但在德意志历史、文化和政治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文坛巨星歌德和席勒曾在这里创作出不朽的文学作品,李斯特等世界闻名的艺术家曾在这里生活。 魏玛曾是欧洲文化的心脏,代表着古典文化的传统,被人们赞誉为德国的雅典。 丹麦作家安徒生说,“魏玛不是一座有公园的城市,而是一座有城

文档评论(0)

叮当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