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困境与对策.doc
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目前,欠发达地区农信社面临的困境比较突出,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针对欠发达地区农信社存在的困境,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解决的对策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农信社;困境;原因;对策
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面临困境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这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信社自身的发展。如何化解欠发达地区农信社困境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欠发达地区农信社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欠发达地区农信社面临的困境
1. 资本金率低下,资金积累能力有限
农信社是专门用于服务“三农”的集体性质、自负盈亏的金融企业。用于信用放贷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农信社自身的积累、会员入股的股金、吸收的社会闲散存款。农信社筹集的资金一般流动性比较差,如果在一定时期内找不到安全、盈利的贷款项目,则造成高成本和负债率高。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四川省达州市部分农信社的调查发现,农信社自有资金不足的占到该市全部农信社的85%以上。其中,资本金率在4%以下的占全部农信社的70%左右,资金负债的占60%以上,95%左右的农信社不良贷款率没有达到银监会的规定要求。
2. 贷款资金严重不足,信用放贷规模萎缩
由于农信社经营规模小,难以整体组合,使农村资金投放贷款严重不足,很难满足欠发达地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大规模资金需求。以四川省达州市农信社为例,2012年,农信社用于投放的贷款额只能满足贷款需求的20%左右,全市农村中只有10%左右的农户能够从农信社获得贷款,只能满足需求贷款额的50%左右,并且主要是5000元以下的贷款,10000元以上的贷款很少。这种现状在欠发达地区农信社及农村中是普遍存在。
3. 农信社亏损严重,难以维持生存
近些年,欠发达地区农信社亏损趋势日趋严重。以达州市辖区的达县为例,近几年有1/3的农信社已经关闭,现有的24家农信社中50%左右的农信社亏损。因为农信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储蓄存款,而放贷面狭窄,资产负债比例又高,呈现高成本、低收益局面。农信社收贷收息困难,很难按期收贷收息,形成恶性循环。
(二)欠发达地区农信社困境的原因分析
1. 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没有理顺
我国的农信社管理体制尽管作了体制上的调整和改革,但是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没有完全理顺,主管方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没理顺。农信社管理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对欠发达地区农信社改革的不到位和体制机制的不顺畅,导致欠发达地区农信社在同行业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现行的多级法人体制经管模式虽有一定的灵活优势,但这种法人治理结构与内部经营机制相对松散、联系不够紧密,如经营决策、信贷筹集、资金调度、分散风险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使农信社缺乏系统优势,造成左顾右盼,不知道如何下手,无所适从,从而失去许多良好的机遇。
2. 农村信贷需求有限,信贷机制不灵活
目前,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没有形成比较大的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资金投入需求量相对较少。一般农户购买粮种、农资用品所需要的资金数量小,自己基本上能解决,而不需要通过农信社贷款。为了防范贷款信用风险,加大了放贷责任的力度,若不能按期收回贷款就要追究放款人的责任。所以,一些人产生恐贷、不贷的想法和作法,又加重了一些农信社消极贷款,影响了农信社的信贷投放。
3. 历史包袱重,难以轻装求发展
欠发达地区农信社普遍存在历史包袱重的问题。一是历史遗留下的“老陈贷”问题。据调查,许多欠发达地区的一些信用社在20世纪70、80年代向农户发放的购置农具及用于生活的贷款仍有一部分未能收回也难以收回,成为陈年旧帐。二是农业银行与农信社脱钩时甩的“包袱”。在农业银行建立时,农信社从农业银行分离出来的过程中,许多农行将不良贷款划转给农信社。据调查,达州市农信社的历史旧帐中这部分占了一多半。三是受地方政府干预发放的不良贷款难收回。在20世纪80年代,农村中许多乡镇政府办企业、上项目需要信贷资金,主要依靠农信社扶持,而处于乡镇级的农信社又不得不贷款,造成不少的呆账旧账。
4. 现代技术手段滞后,管理水平不高
欠发达地区的许多农信社与国有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相比,缺乏整体发展规划优势和现代网络系统开发的技术手段,导致农信社现代网络系统建设滞后、网络服务不完善、资金支付结算手段落后,已严重影响到农信社信贷业务工作的有效进行。欠发达地区部分农信社仍在沿用传统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必然削弱金融创新能力与支持业务发展能力。
5. 专业人才缺乏,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近些年,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农信社注重人员培训和引进专业人才,但由于多种原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