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室气体排放2010-1-25
温室气体排放个案研究 2010年1月25日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由于人类活动或者自然形成的温室气体,如:水汽(H2O)、氟利昂、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臭氧(O3)、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等的排放。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为此世界各国共同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协议,减缓气候变化,增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确保粮食生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温室气体排放来源多为世界重工业发展产生,温室气体一旦超出大气标准,便会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 温室气体排放简述 什么是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排放对人类的影响 人类的应对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重要事件 3 2 1 3 2 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京都议定书》 重要事件 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 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上通过 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 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 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概述(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1992年 5月22日 1992年 6月4日 1994年 3月21日 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上通过 公约正式生效 至2004年 5月 公约已拥有189个缔约方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概述(二) 公约由序言及26条正文组成。这是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旨在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排放,将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 公约将参加国分为三类 不承担削减义务,以免影响经济发展,可以接受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援助,但不得出卖排放指标。 工业化国家 发达国家 发展中 国家 美国是唯一一个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工业化国家。 这些国家不承担具体削减义务,但承担为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技术援助的义务。 这些国家答应要以1990年的排放量为基础进行削减。承担削减排放温室气体的义务。如果不能完成削减任务,可以从其他国家购买排放指标。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一) 自1995年3月28日首次缔约方大会在柏林举行以来,缔约方每年都召开会议。第2至第6次缔约方大会分别在日内瓦、京 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波恩和海牙举行 1997年12月11日,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2000年11份在海牙召开的第6次缔约方大会期间,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坚持要大幅度折扣它的减排指标, 因而使会议陷入僵局,大会主办者不得不宣布休会,将会议延期到2001年7月在波恩继续举行 2001年10月,第7次缔约方大会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 2002年10月,第8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会议通过的《德里宣言》,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在可持续发展 的框架内进行 2003年12月,第9次缔约方大会在意大利米兰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