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国维
学者王国维 个性王国维 悲情王国维 主要论著: 《哲学辨惑》《静安文集》《王国维遗书》 《王观堂先生全集》《宋元戏曲考》 《曲录》《人间词话》 《殷周制度论》《王国维诗词全编》 《红楼梦评论》《流沙坠简》 《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 《人间词、人间词话》 《王国维诗词编年校注》(陈永正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1927年,北伐军挥师北上,听闻北伐军枪毙湖南叶德辉和湖北王葆心(王被杀是谣传),6月2日同朋友借了五块钱,雇人力车至北京颐和园,于园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 至于自杀的原因,后人有不少评议: 殉清说,悲观厌世说,畏惧革命说,恐辱人格说,自亡其学术说等等,不断在探讨。梁启超认为,那是因为三种矛盾性格并在一起所造成的。第一,因为王国维有冷静的头脑,所以能看得清楚;第二,有平和的脾气,不能采取激烈的反抗;第三,有浓厚的感情,所以常常发生莫名的悲愤。积日既久,只有自杀一途。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想家.他第一个试图把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中,构成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既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又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先河.在中国美学和文学思想史上,他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梁启超 “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郭沫若 “中国近代之世界学者,惟王国维及陈(陈垣)先生两人。”——伯希和 “南方史学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学能疑古而学问太简陋......能够融南北之长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国维与陈垣。” ——胡适 “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做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不懂的音译》)——鲁迅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清华大学王静安先生纪念碑铭》)——陈寅恪 * 国学大师----- 王国维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王国维(1877~1927),中国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字伯隅,又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王国维与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号称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连接中西美学的大家,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领域成就卓著。王国维(1878-1927)浙江海宁人。 (a ) 考释文字; (b )提出“二重证据法”; (c) 利用甲骨探讨商周历史和典章制度; (d )先公先王考以证古书的可靠; (e) 启迪甲骨缀合; (f)开创断代研究方向。 大师简介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中国现代学术奠基人”,尤以《人间词话》蜚声中外学界,在《人间词话》第二十六条中广泛传颂着这样一段的精妙文字: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 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 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混沌迷茫,不知前路在何方。 上下而求索,历尽艰苦磨难而不悔 豁然开朗,终于找到事业成功的钥匙, 答案原先以为远在天边,实则近在眼前 迷惘 顿悟 求索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