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语序之妙.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的语序之妙诗歌的语序之妙

诗歌的语序之妙 山西省沁县中学 魏金桃 诗人艾青说过“诗是语言的艺术(《诗论》)。我认为诗歌首先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美是通过语言表现的,所以我们在欣赏诗歌时首先要品味其语言的魅力。如果脱离了语言而去欣赏诗歌,无异于缘木而求鱼,一切都是徒劳。有些诗句,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意象,仅仅是语序的不同,就会造成诗歌艺术的高雅和低俗的不同,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时一定要注意去品味诗的语序排列之妙,那往往是诗人独具匠心之所在,是诗意的栖息地。 首先,因为在安静环境当中诗人对动态的景、物和声音最为敏感,所以往往是先写动态的景物和声音。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其中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在语序的安排上就非常巧妙。首联和颔联突出了秋天山居环境的清幽:秋天一场雨后的山是那样空寂,月光透过松树的缝隙静静地泻在清澈的流水上,并能听到水流石上的哗哗声。多么清爽幽静的环境!在这样的夜晚,虽有明月高悬,但月下的一切都是朦胧的,加上竹林、荷花又非常茂密。要想看清远处的景物,很难,所以诗人对移动的景物和声音最敏感,就先写“竹喧…‘莲动”,然后才写“归浣女”“下渔舟”,使这两句诗有了这样一层意味:诗人先听到从竹林中传来一阵阵喧笑声语,只闻其声而不见其人,略一思量才明白是洗衣女乘月色在夜间归来了;他先看到莲花纷纷摇动,却不明为什么,后—想,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打渔之人夜晚归来。这样,就有了一个从发现,到思考,最后才恍然大悟的过程,既写出了诗人感知的真实过程,又极富诗意,在平静之处显出波澜。如果调换一下语序.改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便毫无诗意可言,索然无味。 又如赵嘏《长安晚秋》中的“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依楼”两句,深受杜牧赞赏。他被后人称为“赵依楼”,就与这句诗在语序上安排的巧妙有很大的关系。将“长笛一声”置于“人依楼”之前.就使这句诗具有了这样的诗意:拂晓时分,诗人看到天上稀稀落落地挂着几颗残星,一行大雁正由北往南飞过边塞,正当他沉醉其中时,忽然从远处传来一声悠长悦耳的笛声,他心头为之一震,从沉思当中惊醒,然后循声望去,原来是在那远远的高楼上隐隐约约有个人正依着栏杆吹奏笛子,笛声是那样的悠扬而哀婉。在寂静的拂晓。诗人就有了一个由听到看的过程。 其次,在夜间观景要符合诗人感知景物的真实过程。如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写的是诗人夜间对平野的感受。,诗人先写“星垂”,然后以此为依据,进而推断出“平野阔”。这就符合诗人感知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对景物观察感知过程的一种非常真实的表述。我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夜晚,夜幕低垂,光线黯淡,单凭肉眼,我们是无法看清周边是否开阔的。如果我们身处高山环绕的村庄仰察天上的星星,只能看到狭小的一片,根本无法看到星垂天际的景象;如果处在一个非常开阔的地方,则极目远望,可看到天际群星闪烁。为什么呢?原因就在前者受到了高大物体的阻碍,而后者却没有。所以杜甫先看到天际群星低垂,而后进一步推断出平野是广阔无边的。同样,“月涌大江流”,作者也是先看到月亮随江波涌起,然后才能进一步感受到在月光的照射之下,大江在奔流。就像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先写“海上明月共潮生”.然后才写“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一样,这才符合夜间观景的特点。 第三,景物的颜色往往最先引起诗人的注视,最先进入诗人的眼帘。我们来分析一下,赵嘏《长安晚秋》中两句写景的句子“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首先映入诗人眼帘的是“紫”“红”两种色彩.然后是物的形态“半开”“落尽”,接下来是对景物的判知“篱菊”“渚莲”,最后才是景物给诗人的感觉(或情态)“静”“愁”。这两句就遵循了这样的规律:颜色——形态——物类——感觉。我们可以还原诗人当时观察认知的过程:诗人在黎明时分先看到一片艳丽的紫色,进而发现它处于半开状态,那究竟是什么花呢?又经过仔细辩认,才得知原来是篱笆边的一丛丛菊花,是那样地闲雅而安静;先看到地上一片红,进而又发现那是凋落在地的红色花瓣,经过思考才推知,哦,那原来是沙洲上的莲花,好像满脸忧愁的样子。 以上这种现象在杜甫的诗歌中出现得很多,受到了许多研究杜诗的学者的重视。如“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晴二首》)等。 并不是所有写景的诗句都将颜色放在首位,而要视情况而定,一切为了表达的需求。如李煜的“林花谢了春红”(《乌夜啼》).同样是写景,却与赵嘏的诗顺序相反,它是按物类——形态——颜色的顺序来写

文档评论(0)

skewgu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